蝉二首(其二)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衰老的柳树旁,蝉在浊河边鸣叫,恰逢夕阳西下,号角声与之应和。
平时这景致已足以勾起少许忧愁,而在此刻听到,更添无限愁绪。

注释

衰柳:枯萎的老柳树。
蝉吟:蝉的鸣叫声。
浊河:水质浑浊的河流。
残日:即将落山的太阳。
寻常:平常时候。
不足:就已足够。
少愁思:引起一些忧愁。
此际:这个时候。
闻时:听到的时候。
愁更多:感到更多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余晖下的凄凉景象。"衰柳"指的是叶子枯黄、枝条萎靡的垂柳,常用来比喻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凋零。"蝉吟"则是形容蝉虫在树木间细微的鸣叫声,通常象征着夏日将尽,秋意渐浓。

"旁浊河"表达了河水浑浊不清的状态,也许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迷茫或是对现实的不满。"正当残日角声和"则是一个时间点,即太阳即将下山时分,蝉鸣与日落的余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景。

诗人通过"寻常不足少愁思"表达了平日里就已经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让人感到忧虑。"此际闻时愁更多"则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听到蝉鸣的声音,更是增加了诗人的愁绪。这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功力,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和韵味。

收录诗词(26)

子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相关古诗词

鹦鹉

翠毛丹觜乍教时,终日无寥似忆归。

近来偷解人言语,乱向金笼说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与道侣同于水陆寺会宿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

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

风遰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

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观棋

拂局尽消时,能因长路迟。

点头初得计,格手待无疑。

寂默亲遗景,凝神入过思。

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乾陵杨侍郎

冷落官资不畏贫,司曹且共内官分。

步量野色成公案,点检樵声入奏闻。

陵庙路因朝去扫,御炉香每夜来焚。

碑寒树古神门上,管得无穷空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