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述怀(其一)

卧病知为国,尤须谨未形。

盛强多过计,安逸每伤生。

燮理宜脩政,医治乃用兵。

但令元气固,四海乐升平。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的深沉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卧病知为国”,点明了诗人虽身患疾病,却心系国家,体现了他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使命感。接着,“尤须谨未形”一句,强调了即使在身体不适时,也应保持警觉,谨慎行事,不给国家带来隐患。

“盛强多过计,安逸每伤生”两句,揭示了国家强盛与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以及安逸生活可能导致的消极影响。方孝孺在此警示,国家不应盲目追求强盛而忽视潜在的风险,个人也不应沉溺于安逸之中,否则会损害自身乃至国家的发展。

“燮理宜脩政,医治乃用兵”则进一步阐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燮理,即协调管理,修政意味着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治理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用兵,则是在必要时采取军事手段以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最后,“但令元气固,四海乐升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景。元气,指的是国家的根本力量或生命力,只有确保国家根基稳固,才能实现四海升平的理想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方孝孺对于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展现了他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病中述怀(其二)

故交怜抱病,意厚数相过。

忧患人难免,方书俗易讹。

卫生功莫就,医国理如何。

但喜心无恙,斯民疾更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卢信道汉中点兵

喜子东南秀,照人眉宇清。

早探经济学,巳负老成名。

治世难忘武,边城要足兵。

关河虽跋涉,历览快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万间室

一室才函丈,何缘号万间。

静中存太极,图里看人寰。

舒卷心无外,经纶意自闲。

谁能同此乐,鱼鸟亦欢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曲径

曲径潜通市,高墉远背村。

醉眠忘作客,静读懒开门。

古学嗟中绝,群经续巳繁。

平生删述意,深恐负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