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琴堂

我家琴写风入松,君家风琴惟隐几。

月明天籁自宫商,何处安排君十指。

风动龙吟不自知,无弦底处觅成亏。

世閒真乐类如此,但恐此声非此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风琴的独特魅力与内在的音乐之美。诗人赵秉文以“风琴堂”为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声与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首句“我家琴写风入松”,以“我家”的琴声仿佛能将风声融入松林之中,暗示了风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捕捉并表达自然界的声音,赋予音乐以生命力和生动性。接着,“君家风琴惟隐几”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风琴不同于常规乐器,它不仅仅是一种演奏工具,更是一种隐于日常之中的艺术体验。

“月明天籁自宫商”一句,将夜晚的宁静与天籁之音联系起来,通过“宫商”这一传统音乐术语,进一步强化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此处的“宫商”不仅指的是音乐的调式,也象征着宇宙间和谐的秩序与韵律。

“何处安排君十指”则引出对演奏者技艺的思考,提出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手指如何与自然之声相协调,成为连接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关键。这不仅是对演奏技巧的探讨,更是对心灵与自然共鸣的追求。

“风动龙吟不自知,无弦底处觅成亏”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风声比作龙吟,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通过“无弦”这一概念,暗示了音乐的真正源泉并非物质性的乐器,而是自然界的每一个元素,强调了音乐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后,“世閒真乐类如此,但恐此声非此耳”表达了对这种音乐境界的赞叹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生活喧嚣与浮躁的反思,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应忘记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琴及其所引发的音乐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音乐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听雪轩

冰花吐琅玕,窗外留半月。

萧然煮茶兴,似倩此君说。

玉龙卧无力,时送窗纸湿。

夜久沈无声,风枝堕残屑。

形式: 古风

游崆峒山

圆方相涵浩无穷,巨细长短相形中。

至人遗形立于独,直与天地相始终。

不离汾水见姑射,心知何处非崆峒。

惜哉小智闻道晚,强以耳目寻遗踪。

去城三十里而远,其下闻道轩辕宫。

缘云一径羊角上,忽得平壤罗诸峰。

悄然坐我白茅室,目所未击神已通。

青山为身涧水舌,宾主相对森谈锋。

是中无问亦无答,一堕观听真盲聋。

何人得意乃忘象,岂必日月推屯蒙。

参云亭西山更好,下视落日低金容。

归来秀色艳眉颊,梦驾万里西飞鸿。

形式: 古风

题杨秘监画马

杨侯诗人寓于画,后身韩干前身霸。

骅骝万匹落人间,一纸千金不当价。

曾貌先帝麝香骢,纸上飞出天池龙。

至今画史比良乐,一洗万古凡马空。

时手画皮叹奇迹,二百年来无此笔。

艰难常恨少神驹,掩图独抱龙媒泣。

形式: 古风

灵岩寺

泰山天下山,方山屹相对。

何时巨鳌趾,中断神斧快。

遂令齐与鲁,划若中作界。

阳坡青磝磝,阴崖白硙硙。

众峰如环城,盘盘一都会。

一径入灵岩,十里行竽籁。

飞泉何处来,石梁纳高派。

金碧閟精蓝,未到气先迈。

钟鱼集万指,陈迹向千载。

何人僧伽藜,入壁了无碍。

铁君岂知道,證此身不坏。

异类服猛逸,草木动光怪。

信知像教力,超越范围外。

年来笔墨废,政坐耳目隘。

不行万里脚,恐负三生债。

济南山水窟,岩寺风烟最。

乞我一把茅,飞身入图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