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松江陆龟蒙处士

万卷功何用,徒称处士休。

闲欹太湖石,醉听洞庭秋。

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

中间欲相访,寻便阻戈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读万卷书有何用,空有处士之名无所作为。
闲来倚靠在太湖石上,酒醉中聆听洞庭湖边的秋声。
道理深刻谁能率先言明,诗作完成自然赢得赞许。
本想中间去拜访你,却因战乱阻碍难以前行。

注释

万卷:形容读书很多。
功何用:有什么用处。
徒称:空有其名。
处士:未做官的读书人,隐士。
闲欹:悠闲地倚靠。
太湖石:中国园林中常用的石头,此处代指优雅的环境。
醉听:酒醉中聆听。
洞庭秋:洞庭湖的秋色,泛指秋天的景致。
道在:真理、道理存在。
谁开口:谁先说出来。
诗成:诗作完成。
自点头:自然会得到认可,表示赞同。
中间:当中,期间。
欲相访:想要去拜访。
寻便:随即,打算。
阻戈矛:被战争或冲突所阻挡,戈矛象征武力冲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处士的悠闲生活和超脱世俗的心境。"万卷功何用,徒称处士休"表明尽管有许多书籍,但对于处士来说,这些知识并没有实际的用途,只是闲暇时刻的消遣。"闲欹太湖石,醉听洞庭秋"则写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享受闲适生活,倾听秋天的声音而沉醉其中。

"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显示了诗人的自信和创作的自然流露,不需他人指点,诗歌如同内心的流淌,自然而然。"中间欲相访,寻便阻戈矛"则表达了虽然想要与朋友交流,但却因为种种障碍而不能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学问、友情以及自由生活的独特看法。同时,也体现出唐代文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时代特色。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欧阳侍郎

又闻繁总在嘉州,职重身闲倚寺楼。

大象影和山面落,两江声合郡前流。

棋轻国手知难敌,诗是天才肯易酬。

毕竟男儿自高达,从来心不是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武陵贯微上人二首(其一)

知泛沧浪棹未还,西峰房锁夜潺潺。

春陪相府游仙洞,雪共宾寮对玉山。

诗里几添新菡萏,衲痕应换旧斓斑。

莫忘一句曹溪妙,堪塞孙孙骋度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武陵贯微上人二首(其二)

吴头东面楚西边,云接苍梧水浸天。

两地别离身已老,一言相合道休传。

风骚妙欲凌春草,踪迹闲思绕岳莲。

不是傲他名利世,吾师本在雪山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武陵道友

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

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

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

何当见招我,乞与片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