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吴头东面楚西边,云接苍梧水浸天。
两地别离身已老,一言相合道休传。
风骚妙欲凌春草,踪迹闲思绕岳莲。
不是傲他名利世,吾师本在雪山巅。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别离之苦,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赞美。开篇“吴头东面楚西边,云接苍梧水浸天”两句,以壮丽的景象勾勒出广阔的空间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视野之中。
接着,“两地别离身已老,一言相合道休传”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带来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深厚友情的珍视。这里的“一言相合”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契合,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再看“风骚妙欲凌春草,踪迹闲思绕岳莲”两句,诗人借助春风和春草,以及远离尘世的山中寺庙(岳莲),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风骚妙欲凌春草”中的“风骚”,常指细腻的春风,这里的用法则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动人情愫,而“踪迹闲思绕岳莲”则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不是傲他名利世,吾师本在雪山巅”两句,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这里的“吾师”,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教师,而是指那种高洁的人格典范,是诗人心中的导师。诗人并不以功名利禄为傲慢,反而向往那远离世俗喧嚣、置身于雪山之巅的圣者。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映射出其深邃的人生观和对人格高尚者的崇敬之情。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
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
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
何当见招我,乞与片生涯。
善卷台边寺,松筠绕祖堂。
秋声度风雨,晓色遍沧浪。
白石同谁坐,清吟过我狂。
近闻为古律,雅道更重光。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
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
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
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
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
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
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