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
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
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
何当见招我,乞与片生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开篇“阮肇迷仙处,禅门接紫霞”两句,通过对仙境和佛教禅修场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世界的向往。这里的“阮肇”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也是道教修炼之地,而“紫霞”则象征着高洁、神秘的境界。
接着,“不知寻鹤路,几里入桃花”两句,则通过对无人知晓的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寻鹤路”暗指隐逸之路,而“几里入桃花”则是对进入桃源般仙境的生动描述。
在后两句,“晚树阴摇藓,春潭影弄砂”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这里的“晚树阴摇藓”描绘了树下阴凉的氛围,而“春潭影弄砂”则是对静谧水边景象的细腻刻画。
最后,“何当见招我,乞与片生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导师或知音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得到指引,摆脱尘世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自在超脱。这里的“何当见招我”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救赎者或知己的期盼,而“乞与片生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获得一丝灵光启迪、摆脱世间羁绊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精神世界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诗意境界。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善卷台边寺,松筠绕祖堂。
秋声度风雨,晓色遍沧浪。
白石同谁坐,清吟过我狂。
近闻为古律,雅道更重光。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
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
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
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
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
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
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
上国谁传消息过,醉眠醒坐对嵯峨。
身离道士衣裳少,笔荅禅师句偈多。
南岸郡钟凉度枕,西斋竹露冷沾莎。
还应笑我降心外,惹得诗魔助佛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