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

世人何事,刚爱口头浓。

痛把群生割剖,刀头转、鲜血飞红。

□□□,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喉咙。

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

谩赢得、生前夭寿多凶。

奉劝世人省悟,休恣意、激恼阎翁。

轮回转,本来面目,改换片时中。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鳞甲众多,羽毛无数,一旦领悟,佛性的本质都相同。
世人究竟为何,只执着于口头的赞美。
残忍地伤害众生,刀锋下鲜血四溅。
焚烧祭祀,不忍目睹这一切。
刚刚享用完珍贵的食物,却踪影全无。
徒然换来的是寿命短暂,多灾多难。
我奉劝世人要醒悟,别随意惹怒阴间的主宰。
生死轮回,本性不变,只是在瞬间变换形态。

注释

鳞甲:比喻佛法或修行者的外在表现。
佛性:佛教中指人的本性,即清净无染的智慧。
口头浓:过分的口头赞美或追求。
群生:众生,泛指一切生命。
鲜血飞红:形容血腥场面。
零炮碎炙:比喻祭祀中的牺牲或供品。
渠侬:方言,指代那些被伤害的人。
喉咙:这里可能指代声音或表达方式。
龙肝凤髓:极言珍贵的食物。
阎翁:阎罗王,阴间的主宰。
轮回:佛教中指生死轮回的过程。
面目:指人的本性或面貌。
改换:改变,变换。

鉴赏

这首诗名为《满庭芳》,出自宋代诗人了元之手。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鲜活,充满了禅宗的思想和对生命轮回的深刻反思。

"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世人何事,刚爱口头浓。"

开篇即以比喻手法,通过对动物众多鳞甲与鸟类无数羽毛的描述,引出了对所有生命佛性本同的领悟。紧接着,诗人批评世人只顾口头上的禅味,却不知真理。

"痛把群生割剖,刀头转、鲜血飞红。"

这一句用了强烈的形象手法,将世人的无知比作屠宰,揭示了生命的苦楚和轮回的残酷。

"□□□,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喉咙。"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众生痛苦的不忍目睹,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深切的悲悯之情。

"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谩赢得、生前夭寿多凶。"

诗人继续以食物的比喻,指出世间万物终究是空幻无常,而人的短暂生命充满了灾难。

"奉劝世人省悟,休恣意、激恼阎翁。轮回转,本来面目,改换片时中。"

末尾诗人以劝诫的口吻,提醒世人要及时觉悟,不应沉迷于世间纷争与欲望之中,而应该寻求本真面目的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轮回和佛性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禅理的深入理解和对众生痛苦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5)

了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庾岭梅花清似玉,一番香要一番寒。

形式: 押[寒]韵

百字谣/念奴娇.寿主簿二月廿一

武夷秀气,萃君家、春色融和时节。

赏了花朝才六日,曾记挺生英杰。

量吸鲸川,志吞牛渚,标格冰壶洁。

台星明处,年年辉映南极。

须信早晚横翔,云霄直上,宁久栖鸾棘。

富贵荣华年正少,谢砌芝兰秀发。

行及瓜期,荣趋花县,百里民怀德。

交腾荐剡,褒迁大振勋业。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游麻姑

攀萝蹑翠上麻姑,得到山中景物殊。

白鹤有情来碧落,綵鸾无意下清都。

仙媛虚见桑田变,世事谁经海水枯。

为问方平开宴后,不知还约再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石庵成日偈

一击石庵全,纵然得自然。

清凉无暑气,涓洁有甘泉。

宽廓含沙界,寂寥绝众缘。

个中无限义,风月一床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