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微闻夏元昊,少小即凶残。
法令轻戎索,威仪辱汉官。
行看飞羖䍽,岂是召呼韩。
帛树休相拟,熙朝礼数宽。
这首诗描绘了夏元昊年轻时的凶狠形象,他对待法律和军事管理宽松,对汉官的尊严有所侵犯。诗人暗示夏元昊的行为可能预示着更大的动荡,用"飞羖䍽"(比喻乱世之象)来警示,而非像召呼韩那样的和平臣服。最后,谭嗣同以“帛树”(比喻奢华或虚荣)与熙朝的宽容礼数相对照,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认为不应过分期待和平时期的宽松政策能应对这样的挑战。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警世诗,体现了作者的历史洞察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不详
辽儿曾奉使,主父竟窥邻。
厚德终归宋,无人莫谓秦。
桥门虚入侍,汉室重和亲。
转悼南征者,凄凉问水滨。
蹈海闻高义,斯人亦壮哉。
岂知宾日地,犹有报韩椎。
蕞尔蜻蜓国,居然獬豸才。
一声燕市筑,千古尚馀哀。
黄沙卷日堕荒荒,一鸟随云度莽苍。
山入空城盘地起,江横旷野竟天长。
东南形胜雄吴楚,今古人才感栋梁。
远略未因愁病减,角声吹彻满林霜。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