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风已吹绿了瀛洲之草,宫中的紫殿和红楼,在春色里显得格外的美丽。
龙池之南的柳色才着半绿,远望似一片绿烟;柳条在春风中袅娜,拂着壮丽的城墙。
春天的游丝高高地挂在雕梁画柱上,上面有美丽的小鸟在间关和鸣,好像它们已早知春天的消息。
春风将间关的鸟语吹入云中,给千家万户都带来了春天的声音。
这时君王正在京城的宫廷之中游乐,天上有五彩祥云笼罩。
仪仗在阳光的照耀下出了金宫,玉辇绕着花丛而行。
先到蓬莱岛去看仙鹤跳舞,又过茝若宫去听黄莺唱歌。
黄莺在上林苑中飞鸣而去,但愿他的歌声能与凤笙一起,奏出一曲箫韶之乐。

注释

瀛洲:兴庆宫内的瀛洲门,见《唐两京城坊考》卷一。
萦烟:烟气缭绕。
绮城:城墙之美称。
指兴庆宫东倚长安城墙之夹城。
雕楹:即雕梁画柱。
楹,柱子。
间关:鸟鸣声。
镐京:西周的都城。
在今西安市。
此处代长安。
五云:五色祥云。
这里指皇帝所在地。
紫清:此指天空。
仗:指皇帝出行的仪仗。
玉辇:帝后所乘之辇车。
玉辇,美称。
蓬莱:指大明宫内太液池中之蓬莱山。
太液池在蓬莱宫之北。
茝若:汉殿名,在未央宫中。
上林:汉代苑林,在长安西北。
箫韶:舜乐。
即圣人之乐。
凤笙:笙有十三簧管,排列之形似凤。
故云凤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东风吹拂,瀛洲之草已经泛绿,宫殿中也充满了春意,柳树池畔呈现出半青半绿的色泽,给人以生新的感觉。萦绕的烟霭轻拂着精致的城墙,垂下的丝缕长达百尺,悬挂在雕刻的楹柱上。

诗中还提到有好鸟和鸣相呼应,早早地感受到了春风所带来的情意。春风卷起碧绿的云彩,穿过千家万户,只闻得春日的欢声。这时节,君王居于镐京,五色的祥云低垂,照耀着紫禁清净。

诗人随君王出入金宫,随日影转移,天空中玉辇环绕着花开的地方。诗人向往蓬莱仙境,看着舞动的鹤类鸟儿,又经过茝石之地,聆听新莺发出的歌声。新莺飞舞绕过上林苑中,诗人愿意融入箫韶之音,与凤笙杂处。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李白特有的豪放与浪漫情怀。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

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形式: 古风

和卢侍御通塘曲

君誇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形式: 古风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咏槿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