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山中有兰若,龙象辉金碧”以“兰若”点出寺庙所在,以“龙象辉金碧”渲染出寺庙庄严辉煌的氛围,龙象是佛教中的象征,此处借指佛像,金碧则形容了佛像及寺庙建筑的华丽。接下来“泉边佳茗香,竹下幽人迹”两句,通过“佳茗香”和“幽人迹”展现了寺庙周边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和谐,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净土之中。随后,“堂新瓦易茅,砌古苔侵石”描绘了寺庙内部与外部的对比,新旧交替的屋瓦与古朴的青苔相映成趣,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寺庙历史的悠久。最后,“喜为老僧留,同坐风雨夕”表达了诗人对老僧的敬仰与亲近之情,以及在风雨之夜与僧侣共度时光的喜悦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庙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