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的许参政父母的缅怀之情。开篇“黄发相看八十馀”,以“黄发”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两位老人年事已高的形象,同时“八十馀”则强调了他们的长寿与岁月的积淀。接着“清时同拜紫泥书”,既赞美了他们生活的时代清明,也暗示了他们曾受到朝廷的尊重和礼遇。
“稻香南亩扶藜杖,花满东园驾板舆。”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两位老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在南亩,他们或许漫步田间,享受着稻谷成熟后的香气,手持藜杖,悠然自得;而在东园,花满枝头,他们或乘坐板舆,欣赏着春花烂漫的美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好,更体现了老人们安详、闲适的生活态度。
“仙梦同游乘翠凤,宦途闻讣解金鱼。”这里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两位老人比作乘着翠凤的仙人,一同遨游仙境,而“宦途闻讣解金鱼”则表达了对他们在官场生涯的结束,以及对他们的离世感到哀痛。金鱼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官职或权力的解除,暗示了他们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了一个更为自由、超脱的世界。
最后,“道山高冢埋双璧,宿草凄迷益叹吁。”“道山”常用来比喻道德高尚之人,这里指两位老人的墓地,如同两颗珍贵的宝石深埋于高山之上。“宿草”则是指墓地上的杂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茂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逝者的怀念。这两句表达了对两位老人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后人对他们美德的追忆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两位老人生前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他们离世后精神世界的美好想象,展现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