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怀三十首(其十三)》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以及社会关系的深刻见解。
首句“大海无择流,春林无委枝”以自然景象为喻,大海不选择水流的方向,春林不偏爱任何树枝,形象地表达了宇宙万物平等、无偏无私的自然法则。接着,“明德包宇宙,逆顺皆善辞”进一步阐述了高尚品德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以善言善行面对,彰显出道德的力量和广泛适用性。
“君子抱宏略,俯仰祈良规”则将话题转向个人修养与行为准则,君子应胸怀大志,无论行事还是待人接物,都应遵循良好的规范,体现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接下来的“责己有馀暇,与人无怨思”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认为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能宽容对待他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怨恨。
最后,“箴铭古人谊,吾独求轻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哲智慧的尊崇,同时也表明自己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贪图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寻求精神上的富足与宁静。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道德修养、个人品格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