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夜同陈兴宗邓志宏登凝翠阁观月

溪阁临虚面势宽,凉天佳月共追欢。

渔舟忽动水光碎,桂魄未高山影寒。

色染林峦烟漠漠,气侵笑语露漫漫。

须知此景人间少,更泛兰桨远处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月十五夜登高望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美好。首句“溪阁临虚面势宽”点明了地点,溪边的阁楼面对虚空,视野开阔。接着“凉天佳月共追欢”一句,将自然美景与人的欢愉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渔舟忽动水光碎,桂魄未高山影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渔舟划过时激起的水花闪烁着光芒;同时,月亮还未完全升起,山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神秘。

“色染林峦烟漠漠,气侵笑语露漫漫”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氛围,月光仿佛染上了树林和山峦,使得原本寂静的景色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而空气中弥漫着的笑声和露水,更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气氛。

最后,“须知此景人间少,更泛兰桨远处看”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这样的美景不易得见,需要人们用心去发现和欣赏。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是夜复乘泛碧斋至北溪口观新桥与兴宗志宏分题予得泛字

秋高气倍清,夜静舟初泛。

露华浩如洗,月色寒可鉴。

林峦与邑屋,左右入轩槛。

晶荧星影摇,崷崒山光蘸。

风微烟羃羃,溪远波湛湛。

端疑客乘槎,坐使云河犯。

观梁且停桡,恋月愁系缆。

景幽费摹写,思妙造古淡。

吾方久于此,胜赏岂云暂。

愿同二三子,险韵时得探。

形式: 古风

志宏得碧字以诗来次其韵

明月照清溪,影落千寻碧。

轻风皱微澜,荡漾摇金色。

相携理桂楫,及此万籁寂。

天空露气寒,栖鸟正缩瑟。

何人起秋思,数弄月中笛。

坐使迁客情,悽然感去国。

清游得英俊,胜赏饱泉石。

岂殊在吾家,亲戚欬于侧。

赋诗各言怀,险韵对勍敌。

归来气未衰,开匣看三尺。

形式: 古风

兴宗得斋字以诗来次其韵

佳月霭秋色,翛然感予怀。

言携二三友,泛此溪中斋。

风露生万里,屋木凭两涯。

凄微烟雾合,芬馥天香来。

恍若度云汉,奔月游瑶台。

灏气集肺腑,洒濯无纤埃。

沉沉夜寥阒,回舟兴悠哉。

澄波静如练,何异浮江淮。

但恨景物美,实难赋咏才。

斯文当共勉,天意属吾侪。

形式: 古风

凝翠晚望五绝句(其一)

白蘋红蓼满汀洲,淅淅西风古渡头。

寒日无情又西下,清溪不语水东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