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拟虹桥

父老桥边问我公,笑谈能办济水功。

天光分碧一千顷,晴影飞虹二百弓。

好与诸公来赏月,曾知此地亦垂虹。

乘风似有惊人语,压倒沧浪亭上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桥边的长者询问我,笑谈间似乎能解决济水的问题。
天空的光辉映照在一千顷碧波上,晴朗时彩虹仿佛跨越了两百张弓的长度。
邀请大家一起来赏月,这里曾有彩虹如垂挂在水面。
乘风而行,仿佛有惊人的言论,超越了沧浪亭上的老者。

注释

父老:指年长的人。
笑谈:轻松愉快的交谈。
济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中国山东省。
功:成效,这里指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光:日光。
分碧:分割碧绿的水面。
晴影:晴朗时的光影。
飞虹:比喻彩虹。
诸公:各位尊贵的人。
垂虹:形容彩虹像挂在天空的样子。
惊人语:出人意料的话语。
沧浪亭:一处园林名胜。
翁:老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宏所作的《题拟虹桥》,通过对虹桥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句“父老桥边问我公”,以亲切的场景开篇,仿佛诗人正在与当地老人交谈,拉近了读者与诗歌的距离。接下来的“笑谈能办济水功”则暗示了桥的重要作用,可能是在说这座桥在沟通济水两岸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天光分碧一千顷,晴影飞虹二百弓”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虹桥在晴朗天气下映照在广阔水面的壮观景象,犹如天光在碧波中划出一道道彩虹,生动形象。"一百弓"的比喻更是形象地表现了虹桥的弧度之美。

“好与诸公来赏月,曾知此地亦垂虹”邀请人们一同欣赏月色下的虹桥,强调了桥不仅是实用的交通设施,也是美景的载体,具有诗意的韵味。“曾知此地亦垂虹”暗含着对历史的追溯,增加了桥的历史感。

最后两句“乘风似有惊人语,压倒沧浪亭上翁”以桥的姿态和气势作结,赋予了虹桥一种超凡脱俗的风采,似乎它在风中说话,其威势甚至超过了沧浪亭上的老翁,展现了诗人对虹桥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既赞美了虹桥的实用价值,又突显了其美学意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

黄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石䂬

谁赋阿房未霁虹,祇誇复道峭淩空。

那知海石驱来处,都在岩花晏坐中。

鲸背远冲千嶂雨,鳌头高占一天风。

漫郎更有中兴颂,倩把苍崖仔细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龟山禅寺赠僧柏庭

出世无心与世闻,好将踪迹远离群。

别来沧海孤舟月,归去青山半榻云。

顿觉有生皆幻梦,更寻无地避尘氛。

东林莲社诗盟在,相送河桥已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迎神词

真人福地金庭宫,身佩含景苍精龙。

坐朝五岳位显崇,威仪卫从行虚空。

杳眇浊世尘溟濛,神符道契浮丘公。

英爽莹澈表里融,倏忽飞驭凌刚风。

凤凰承翼声雍雍,胎仙舞导游方蓬。

帝闵赤子颠厓中,旱乾水溢■谁恫。

分司百灵前丰窿,琼台琳宇环奇峰,时驾玉辂沧溟东。

迩来烈日势蕴隆,稻田若枯病我农。

字民所觊惟年丰,九关虎守呼莫从。

高真慈念亟感通,天瓢一洒神马騣。

嘉惠千里成天工,灵贶亿载垂无穷。

形式: 古风

念奴娇

乾坤开辟,桂林有、元气自来融结。

石磴盘空行木杪,天柱屹然中立。

窟宅幽深,泉源清远,不是灵神擘。

潜通后洞,张刘万古遗迹。

输我长剑凌虚,六尘尽扫,银海秋波碧。

志气飘飘游物外,惟有清风知得。

唤起白龙,护持飙驭,稽首朝金阙。

山灵欣喜,紫云已在诗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