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其一)

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斗清坚。

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

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这位先生如同地上的仙人,活了五百年的岁月。
他常常与铜人雕像讲述过去的事情,还让铁杖象征着清正不屈。
他的心如冰雪般清凉,引发秋天般的思绪,倚靠墙壁时,有如蛟龙守护白天的睡眠。
遥想在那遥远的人间天界,他在方丈之地聚会,人群中他的风采令野狐禅都感到惊讶。

注释

地行仙:比喻长寿且超凡的人物。
因循:顺应自然,这里指长寿。
铜人:古代铜铸的人像,常用来象征历史或智慧。
铁杖:象征坚韧和正义。
秋思:秋天的情感,可能指深沉的思考。
蛟龙:神话中的龙,象征保护和威严。
方丈:佛教用语,指小而整洁的住所,也指佛寺主持。
野狐禅:形容外道或未经正宗传授的佛法,这里指非凡的风采。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乐全先生的崇敬之情。开篇“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两句,将乐全先生比作地仙,形象高贵,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暗示其品德高尚、修为深厚。

“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斗清坚”写出了乐全先生与世间事物相处的态度,“铜人”可能指的是钟或其他金属制成的人形装饰,它们常常被赋予守护时间的使命,而“畴昔”则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诗人通过乐全先生与这些无生命物品交谈,展示了他超脱世俗的精神世界和深邃的历史感。而“故教铁杖斗清坚”则表明乐全先生用铁拄杖来修炼自己,使其内心更加坚定纯净。

第三、四句“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乐全先生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诗人借“入怀冰雪”表达出乐全先生清廉脱俗的心性,而“生秋思”则是对秋天特有的感慨,可能代表着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倚壁蛟龙护昼眠”则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显示出乐全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最后两句“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表达了诗人对乐全先生所在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向往。这里的人天会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脱尘世、达到与宇宙合一的境界,而“方丈”则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具体化描述。“众中惊倒野狐禅”则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乐全先生在人群之中的独特存在,他如同禅宗中的高僧,以其超凡脱俗震慑世间。

整首诗通过对乐全先生品德和生活态度的描绘,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先生崇高的敬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其二)

二年相伴影随身,踏遍江湖草木春。

擿石旧痕犹在眼,闭门高节欲生鳞。

畏途自卫真无敌,捷径争先却累人。

远寄知公不嫌重,笔端犹自斡千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潘三失解后饮酒

千金敝帚人谁买,半额蛾眉世所妍。

顾我自为都眊氉,怜君欲斗小婵娟。

青云岂易量他日,黄菊犹应似去年。

醉里未知谁得丧,满江风月不论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

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

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

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

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闻捷

闻说官军取乞訚,将军旂鼓捷如神。

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