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春生仙令鹔鹴袍,风雪褰帷拥佩刀。

忽忆鸣珂双阙迥,翻然飞舄五云高。

朝堂不改燕山色,计吏宁分汉主劳。

为政只今多异迹,须知帝力到秋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此诗《送历城李明府入计》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官员入京述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官场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句“春生仙令鹔鹴袍”,以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比喻友人即将赴任的喜悦与荣耀,如仙人般穿着华美的鹔鹴袍,预示着前程似锦。次句“风雪褰帷拥佩刀”,则通过风雪中的场景,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挑战,但友人依然勇往直前,佩刀在身,充满自信与决心。

“忽忆鸣珂双阙迥,翻然飞舄五云高”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想象,表达了对友人即将面对的京城生活的向往与期待。鸣珂是指古代贵族出行时马铃发出的声音,双阙则是皇宫的门楼,五云高则象征着仙境般的理想境界。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未来官场生涯的祝愿,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

“朝堂不改燕山色,计吏宁分汉主劳”两句,通过对比朝堂的稳定与自然界的永恒,以及计吏(负责记录官员功过)与汉主(指皇帝)的辛劳,表达了对友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本心、不忘初心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勤勉工作的肯定与敬意。

最后,“为政只今多异迹,须知帝力到秋毫”两句,点明了诗的主题——为政者应关注民生,体恤百姓,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应尽心尽力。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当时社会的呼吁,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政治情怀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官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一)

傲吏高斋海岱开,长留明月照池台。

白云湖上秋何处,鸿雁樽前客自来。

寒色玉壶堪徙倚,流光华发与徘徊。

西园诸子俱能赋,独让应徐邺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二)

应怜明月满长安,永夜凭轩万里看。

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

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其三)

湖上风流画省新,堪多明月少红尘。

长悬素魄衔金镜,不减清光抱玉人。

当户云生屏自倚,拂床星动剑相亲。

看君如在扬雄宅,搦管玄经合有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俞按察之湖广(其一)

襜帷十载使君东,开府还当楚地雄。

江汉日高天子气,楼台秋敞大王风。

重瞻执法临台象,自许论文见国工。

有客傥能鹦鹉赋,莫令才子叹漂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