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其一)山中问盛复之提干行期

山城甲子冥冥雨。门外青泥路。

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

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

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

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

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鉴赏

这首宋词以山城雨夜为背景,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山城甲子冥冥雨"开篇,渲染出一种阴郁而深沉的氛围,仿佛时间在雨中停滞,暗示着离别的沉重。门外的"青泥路"则进一步强化了路途的艰难,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遥远的旅程。

"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借杜鹃鸟的啼声,表达了对友人的挽留和对归期的无奈。杜鹃的叫声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词人希望友人不要被这声音催促离去。接下来,"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通过垂杨的沉默和飘絮,寓言般地传达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不舍。

"情知梦里寻鹓鹭",词人想象自己在梦中追寻友人如鹓鹭般的高官显位,但现实中却只能目送他远行。"玉殿追班处"暗指友人将要踏入的朝廷,词人既羡慕又担忧他的仕途。

最后,词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他担心友人因愁绪过重而不愿饮酒,所以才极力挽留。"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词人以自我调侃的方式,感叹年复一年的送别,仿佛自己就是那春江上的渡船,承载着无尽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御街行(其二)无题

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

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

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

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住。

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乘鸾去。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最高楼(其一)送丁怀忠

相思苦,君与我同心。鱼没雁沈沈。

是梦他松后追轩冕,是化为鹤后去山林。

对西风,直怅望,到如今。待不饮、奈何君有恨。

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君起舞,试重斟。

苍梧云外湘妃泪,鼻亭山下鹧鸪吟。

早归来,流水外,有知音。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最高楼(其三)答晋臣

花好处,不趁绿衣郎。缟袂立斜阳。

面皮儿上因谁白,骨头儿里几多香。

尽饶他,心似铁,也须忙。甚唤得、雪来白倒雪。

更唤得,月来香杀月。谁立马,更窥墙。

将军止渴山南畔,相公调鼎殿东厢。

忒高才,经济地,战争场。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最高楼(其四)为洪内翰庆七十

金闺老,眉寿正如川。七十且华筵。

乐天诗句香山里,杜陵酒债曲江边。

问何如,歌窈窕,舞婵娟。更十岁、太公方出将。

又十岁、武公才入相。留盛事,看明年。

直须腰下添金印,莫教头上欠貂蝉。

向人间,长富贵,地行仙。

形式: 词牌: 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