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是非海里横身入,豺虎群中放步行。
自是渠侬无影迹,从教天下竞头争。
常在动用中,动用收不得。
常在万象中,出万象一头。
你若簸土扬尘,我则空澄海湛。
你若单提独弄,我则竖四横三。
不是渠侬多意气,他家曾踏上头关。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洵所作的《偈二十二首》中的第七首。它以独特的禅宗语言,表达了对世间纷扰与个人修行的见解。首句“是非海里横身入,豺虎群中放步行”,形象地描绘了在充满是非和险恶环境中,修行者无所畏惧,坦然面对的境况。接下来,“自是渠侬无影迹,从教天下竞头争”暗示修行者已超脱于世俗的名利之争,不为外物所动。
“常在动用中,动用收不得”强调了修行者在日常活动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无法被外界的动态所束缚。“常在万象中,出万象一头”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虽身处万物之中,却能洞察事物本质,保持独立不倚的立场。
最后两句“你若簸土扬尘,我则空澄海湛。你若单提独弄,我则竖四横三”,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修行者的内心如大海般深邃,不受他人言行所影响,保持着自己的清净与平衡。最后一句“不是渠侬多意气,他家曾踏上头关”则揭示出修行者并非意气用事,而是经历过考验,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定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主张的超脱世俗、明心见性的人生观。
不详
拽回天关,踏翻地轴。拄杖化为龙,一雨沛然足。
在坑满坑,在谷盈谷。
有佛处,不得住,藕丝孔里行官路。
无佛处,急走过,十字街头相对坐。
朔风扫地卷黄叶,门外千峰凛寒色。
夜半乌龟带雪飞,石女溪头皱用眉。
穷谷无人作上元,一灯历劫镇长存。
诸人尽在光明里,看时不见暗昏昏。
灯笼与露柱相交,佛殿与三门斗额。
留雪嶂横趍下海,九叠峰?跳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