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穷谷无人作上元,一灯历劫镇长存。
诸人尽在光明里,看时不见暗昏昏。
灯笼与露柱相交,佛殿与三门斗额。
留雪嶂横趍下海,九叠峰?跳上天。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洵的作品,名为《偈二十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谷中元宵节的景象,尽管身处荒僻之处,却有一盏明灯独自闪烁,象征着永恒的存在。"诸人尽在光明里,看时不见暗昏昏",表达了灯光明亮却不易察觉的意境,暗示了智慧或佛法的内在光芒,即使在寻常生活中也难以直接感知。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将灯笼与露柱、佛殿与三门的装饰相联,形象地展现了寺庙建筑的庄重和节日氛围。"留雪嶂横趋下海,九叠峰?跳上天"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山势的峻峭和灯影的奇幻,仿佛灯光照亮了连绵起伏的山峦,赋予了静谧的山谷动态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展现出在寂静山谷中,即使是最微弱的光也能带来深远影响的主题。
不详
掩室摩竭,正令已行。杜口毗耶,全机脱略。
更来开口,犹欠三拳。拟欲吞声,不消一钁。
唇上必并班豹剥,舌头当的帝都丁。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塞北千人帐,江南万斛船。
菩提窝里坐,总谓是虚传。
劫火光中共唱酬,随波逐浪谩悠悠。
剖尽衷肠人不会,草鞋拈取盖龟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