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菊庐舅氏

舅甥三十年,生别且潸然。

书落雁来处,病深秋到边。

故人伤远道,孤子伴归船。

定有焚黄日,西山松树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舅舅和外甥分别了三十年,离别时都泪流满面。
书信落在大雁飞来的雁门关,病重的身体随着秋天深入边疆。
老朋友为远方的分别而感伤,孤独的孩子只能陪伴归途的船只。
必定会有那一天,我们在西山的松树林中焚烧黄纸祭奠。

注释

舅甥:指舅舅和外甥。
三十年:表示时间长久。
潸然:流泪的样子。
雁来处:古代用大雁南飞的方向代表边塞,如雁门关。
病深秋到边:形容病情严重,随着秋天深入边疆。
远道:遥远的路途,这里指远离家乡。
孤子:孤独的孩子。
焚黄日:指祭祀的日子,古人常用黄纸写上对亡者的思念。
西山松树阡:西山的松树林,用来寄托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黻所作,名为《哭菊庐舅氏》。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舅甥三十年,生别且潸然”一句表达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分别与悲伤,舅甥之间三十年的情谊在生命的长河中显得尤为珍贵,而现在却只能以泪水来寄托哀思。

“书落雁来处,病深秋到边”则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又孤寂的情境。书信如同大雁一般带来了远方的消息,但在这份关切中却掩饰不住身体的衰弱和疾病的侵袭,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边缘感。

“故人伤远道,孤子伴归船”表达了对旧日亲友离别之痛,以及孤独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与一叶扁舟为伴,这种生离死别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人世间的情谊难以长久。

“定有焚黄日,西山松树阡”则是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深,不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会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就如同西山松树间那永恒不变的景象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篇情真意切、言简意赅的佳作。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杨砥轩录参

讣落乡山各泪倾,世间难泯是贤名。

一生官正为州掾,到死人称似砥平。

夜烛已残宾馆寂,晓梅空点墨池清。

祗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陈太傅

由来安澹泊,人叹历官迟。

两邑犹思宰,诸生共哭师。

文名如日在,心事只天知。

未竟经纶业,传家有桂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妻母郑夫人(其二)

幸婿名门仅两年,一编心事苦难笺。

袖因哭妇痕犹湿,觞未登堂讣已传。

自悟浮生如泡幻,渠知党祸炽株连。

墓头片石垂千古,亦把蛮烟姓字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妻母郑夫人(其一)

诗礼传家耦吉人,雍雍完得性中仁。

乡评莫识生前面,堂影惟悲死后身。

孀节虎号坟柏夜,妇仪鱼忆涧头春。

九泉寂寂应无憾,双璧分明作世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