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二)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停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东边有人娶妻,而西边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回娘家省亲,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注释

归女:嫁女儿。
古时女子出嫁称“于归”。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酿(niàng)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鹊桥仙·其二》,描绘了他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写松岗避暑、茅檐避雨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他醉后倚石观泉,发现竟是上次清醒时所见之地,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留恋。

接着,诗人描绘了邻居们热闹的生活情景:东家娶亲、西家送嫁,门前灯火通明,笑声连连。这种人间烟火气与山间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生活的真实和温馨。最后,诗人想象着稻花飘香的丰收景象,感叹夜晚的风露滋养了这一切,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慨和对农事丰收的期待。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村生活画卷,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幸福的珍视。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一)送祐之归浮梁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

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

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间戏作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

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

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词齐唱。

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二)为岳母庆八十

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

胭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

彩衣更著,功名富贵,直过太公以上。

大家著意记新词,遇著个、十字便唱。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