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秋夜

云收一点无,秋洗四山净。

野水吞长天,凉月分两镜。

倚湖阁虚窈,缘石竹脩劲。

孤斟领幽寂,新醪快村硬。

露冷欺病骨,更阑瞻斗柄。

欲去未属餍,倚栏成短咏。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翻译

云雾散去,天空一片清澈,秋天洗净了四周的山峦。
野外的水面仿佛吞噬了广阔的天空,明亮的月亮倒映在其中,如同两面镜子。
靠着湖边的阁楼空旷而深远,沿着石头生长的竹子挺拔坚韧。
独自饮酒,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新酿的酒让乡村生活更加畅快。
夜露寒冷,侵袭着我虚弱的身躯,深夜中抬头仰望北斗星。
想要离去,却又意犹未尽,倚着栏杆吟诗作赋。

注释

云收:云雾消散。
一点无:一片空白。
秋洗:秋天清洗。
四山净:四周山峦洁净。
野水:野外的水。
吞长天:仿佛吞噬天空。
凉月:清凉的月亮。
分两镜:倒映如镜。
倚湖阁:靠湖的阁楼。
虚窈:空旷深远。
缘石竹:沿石生长的竹子。
脩劲:挺拔坚韧。
孤斟:独自饮酒。
幽寂:幽静孤独。
新醪:新酿的酒。
快村硬:让乡村生活愉快。
露冷:夜露寒冷。
病骨:虚弱的身体。
更阑:深夜。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
欲去:想离开。
未属餍:并未满足。
倚栏:倚着栏杆。
短咏:短篇诗歌。

鉴赏

这首宋诗《水阁秋夜》是赵汝燧的佳作,描绘了秋夜水阁的独特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云收一点无”,形象地写出秋夜天空的清澈,仿佛云彩都被收敛,只剩下一轮明亮的月亮。接下来的“秋洗四山净”进一步渲染出秋天的洁净与宁静,四座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野水吞长天”运用拟人手法,写湖水映照着广阔的天空,仿佛在吞噬着无尽的苍穹,展现出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凉月分两镜”则描绘了秋月如镜,倒映在湖面,形成两个明亮的圆镜,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诗人身处“倚湖阁虚窈”的环境中,阁楼空旷而深远,石竹修长挺拔,这些细节描绘出空间的开阔与自然的雅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独自品酒,“孤斟领幽寂”,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

“新醪快村硬”一句,通过品尝新酿的美酒,感受到乡间酒的醇厚,为这静谧的秋夜增添了一丝暖意。然而,露水的寒气却让诗人感到病骨受侵,深夜里他抬头望见北斗星,感叹时光易逝。

最后两句“欲去未属餍,倚栏成短咏”,表达了诗人虽然夜已深,但仍未尽兴,倚着栏杆,思绪万千,于是吟出这首小诗,记录下这美好的秋夜体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悟。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琴

盎缶停涵水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

欲滴未滴天地寂,须臾宫商若相赓。

妙趣不劳徽外索,泛声不自弦上生。

小点恩怨作儿语,大点九皋闻鹤鸣。

疏数变化似有节,多是洋洋流水音。

残沥断续楚天晓,馀响勾引南风薰。

平生筝笛厌郑卫,羌借古韵洗古心。

又不如齁䶎北窗睡,两耳不听无亏成。

形式: 古风

东湖歌

湖光荡绿春拍塞,百雉之东才咫尺。

五步一亭十步榭,轩窗处处临水辟。

露浓昼淑花溜红,烟嫩堤平草连碧。

俯窥萍罅鱼上下,仰听木杪禽格磔。

拂拭尘埃读祖碑,摩挲峰窍怜卢石。

中年怀抱多感慨,东西跳丸驹过隙。

山林钟鼎同一尽,可笑世网甘形役。

瓮边吏部真得计,右酒左蟹船中拍。

明朝风雨那可料,且对湖山醉今夕。

沙鸥许我再寻盟,从此时携杖头百。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仙湖歌

湖之绿兮如蓝,湖之明兮如镜。

蓝染晴空晚色鲜,镜照天宇秋毫净。

乾坤两间共开辟,鱼鸟四时自飞泳。

炎州著脚苦蒸郁,对此恍入清凉境。

其东群木合抱森,观政观鱼连秀阴。

濂泉沸甃珠的皪,饮瓢洗我太古心。

其西冰壶爽到骨,晓波澄秋夜印月。

藏春园种杂花稠,分得庾梅搀先发。

其南粉雉霄汉横,旋补杨柳沿堤青。

上下天光同一碧,我来拈出营新亭。

其北千片石洲石,或虬或凤或剑戟。

环流轩馆瘴雾收,檐影倒漾水底日。

葛仙昔炼九转丹,丹成飞上罗浮山。

海边亭外春万里,御风忽挹仙翁袂。

翁乘飙车拥霓旌,约我十二楼五城。

翁言羽化世已久,问湖风月依旧否。

形式: 古风

出处辞

太公严子陵,皤然两渔人。

文王尚西伯,光皇已中兴。

太公所以竟卷饵,子陵所以归垂纶。

趋向固异辙,出处同一心。

当日遭逢傥易地,两翁亦必随时而屈伸。

钓台高兮渭水清,或隐或显俱彰千古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