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蝉寄张昼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髣髴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祗是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细微的声音时断时续,仔细聆听也难以分辨清楚。
仿佛它应该已经移动了位置,但平静下来却又听不见了。
兰花在早晨栖息时吞吐着露水,树木在傍晚隐藏时对着云朵低吟。
不要让这声音引发思乡之愁,我心中所念的只有你。

注释

细声:轻微的声音。
频断续:时常中断又继续。
审听:仔细倾听。
难分:难以区分。
髣髴:仿佛,好像。
应移处:应该已经移动的地方。
从容:平静,镇定。
不闻:听不见。
兰栖:兰花所栖息。
朝咽露:早晨吞吐露水。
树隐:树木隐藏。
暝吟云:傍晚对着云朵低吟。
莫遣:不要让。
乡愁起:思乡之情升起。
吾怀:我的心。
祗是君:只思念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蝉鸣声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展现了蝉鸣声的微弱与断续,以及倾听时需要专注的心态。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如同这细微的声音,需要静心去聆听。

接着,“髣髳应移处,从容却不闻”则透露了诗人对于蝉鸣声的熟悉与亲切,即便是从容不迫,也无法完全忽略这种声音。这既表明了蝉鸣声在诗人心中的分量,也隐喻着对友人的牵挂。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一句,以蝉栖息于兰花之上、朝露和暮色中吟唱的形象,强化了蝉鸣声的意境,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清新脱俗的意趣。通过这种描写,诗人将自然景物与蝉鸣声紧密相连,让读者感受到蝉鸣中蕴含的情愫。

最后,“莫遣乡愁起,吾怀祗是君”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乡愁和思念之情。这里的“君”指的是诗人心中的那位友人——张昼。这一句不仅点出了全诗的主题,也让读者明白蝉鸣声背后的情感深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蝉鸣声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界的声音的敏锐感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那种淡雅而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宋从事

出众仙才是谪仙,裁霞曳绣一篇篇。

虽将洁白酬知己,自有风流助少年。

欹枕卧吟荷叶雨,持杯坐醉菊花天。

冥搜太苦神应乏,心在虚无更那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州客舍

误饮覃怀酒,谁知滞去程。

朝昏太行色,坐卧沁河声。

白道穿秦甸,严鼙似戍城。

邻鸡莫相促,游子自晨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李户曹小妓天得善击越器以成曲章

越器敲来曲调成,腕头匀滑自轻清。

随风摇曳有馀韵,测水浅深多泛声。

昼漏丁当相续滴,寒蝉计会一时鸣。

若教进上梨园去,众乐无由更擅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杜鹃花

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

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

郢客教谁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两三步,常有醉乡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