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台

不识张颠面,画成钗股艰。

长存昔年宅,犹塑醉时颜。

笔与身同葬,池荒墨似斑。

才清人必重,潇岸野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从未见过张颠的真容,他的画像如钗股般难以描绘。
他往日的居所长久留存,仍保留着他醉酒时的模样。
他的笔和身体一同埋葬,池塘荒芜墨迹斑驳。
才华出众的人必然受人敬重,他在潇湘岸边,与野云相伴。

注释

张颠: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闻名,人称‘张颠’。
钗股:形容画像的精细,如钗之细长。
昔年宅:过去居住的地方。
醉时颜:指张旭醉后挥毫的神情。
笔与身同葬:表达对张旭艺术生命的怀念。
墨似斑:形容墨迹陈旧,斑驳陆离。
才清:才华清高。
潇岸:潇湘江边。
野云间:象征张旭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怀素台》,主要通过对怀素这位唐代著名书法家的怀念和对其艺术风格的描绘,表达了对怀素才华的敬仰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不识张颠面”,以“张颠”指怀素,暗示了诗人未能亲眼见过这位书法大家的遗憾。接着,“画成钗股艰”形容怀素的书法如钗股般秀劲有力,却又不易模仿,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长存昔年宅,犹塑醉时颜”描述了怀素故居虽在,但已物是人非,只有他醉酒时的神态被雕塑保留下来,让人想象他创作时的狂放不羁。

“笔与身同葬,池荒墨似斑”进一步描绘怀素的书法作品和他的生活痕迹,笔墨相伴埋葬,池塘荒芜,墨迹斑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艺术家的逝去。

最后两句“才清人必重,潇岸野云间”是对怀素才华的认可,认为他的才情清逸,即使在自然的山水之间也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怀素深深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怀素台这一具体地点,展现了怀素的书法风采和个人品格,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文化和艺术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投周益公

辞相还家后,清癯带少颜。

便令凡事足,不似一身闲。

长日惟开卷,晴天偶看山。

只应忧国念,到此或相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时鱼

风晴霜气合,沙渚夜鸣榔。

独喜鳞兼细,时看寸有长。

月斜寒动影,水碧静传香。

可爱渔翁乐,溪梅次第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灵峰寺洞

洞在寺之右,昔存罗汉踪。

石峰排似笋,山势裂因龙。

自有泉甘美,无愁路叠重。

圣灯云照夜,宿客间曾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净光山四首(其三)会景轩

屋自与山背,西原景最清。

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

林静闻僧语,田虚见鹭行。

此方多积翠,略似镇南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