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旆山

魏氏当年礼斗坛,至今遗址在人间。

苍梧已老烟霞淡,丹灶空馀岁月閒。

铃铎夜深惊睡鹤,幡幢晴影上空山。

后人自愧縻婚宦,不得追随款旧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魏氏当年祭祀北斗坛的地方,如今遗迹仍然留在世间。
苍梧这个地方已经古老,云霞变得稀薄,昔日炼丹的炉灶只剩下了岁月的空闲。
夜晚,铃铛声惊动了栖息的仙鹤,佛幡的影子在晴朗的天空中映照到山上。
后世的人们只能感到惭愧,忙于仕途和婚姻,无法像古人那样亲近这古老的道场。

注释

魏氏:指魏姓家族。
礼斗坛:古代道教祭祀北斗星的场所。
苍梧:古代地名,这里泛指遥远或古老的地区。
丹灶:炼丹的炉灶,道教修炼场所。
縻婚宦:忙于婚姻和仕途。
款旧关:亲切访问或旧地重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道教遗迹的静谧景象,以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变迁为背景。首句“魏氏当年礼斗坛”点明了此处曾是古代魏氏修道的场所,而今只剩下遗址。"苍梧已老烟霞淡"暗示时间的流转,山色苍茫,仙气渐淡,显示出岁月的痕迹。“丹灶空馀岁月閒”进一步强调了道教修炼的空寂与时光的流逝。

中间两联通过细节描写增添了画面感:“铃铎夜深惊睡鹤”描绘出夜晚的寂静中,只有铃铛声惊动了栖息的仙鹤,增添了神秘色彩;“幡幢晴影上空山”则描绘了晴天里幡幢的影子映照在山间,显得超凡脱俗。

最后一句“后人自愧縻婚宦,不得追随款旧关”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像古人那样投身于清修生活的感慨,流露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尘世羁绊的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文笔细腻,寓情于景,展现了对道教遗迹的敬仰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文化的独特情感。

收录诗词(1)

通真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多福院分翠轩

平生但爱山中寺,此日来看竹外山。

心境顿开清净想,客尘无复更相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南岳寺

古木阴森梵帝家,帘泉一酌试新芽。

官符星火催春焙,却使山僧怨白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流花亭

面幽连野色,审曲带城闉。

但见流花水,难寻避世人。

蟠桃知几熟,藓洞谩长春。

税驾追前事,踌躇要路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游日山

洗光朝日上旋旋,瑞色分临此地先。

门迥帆收江市密,山深龙卧海潭圆。

静然柏子听幽偈,閒立苔痕问小禅。

莫讶潮平归渡晚,斯游有意已三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