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提举求作字余辞以不能工仍作诗谢之

少年振臂入场屋,寸晷谩书誇拙速。

中年收敛归法度,不能为颜仅为谷。

晚岁颇为忧患困,弱腕不禁事物逐。

要之作字非所长,空腔仅存十年读。

有客来从析津头,翰墨多藏玉韫椟。

从我乞书戏我耳,为君小试知君蹙。

长笺净练雪不如,墙角鼠芒嗟已秃。

此邦椽笔广文翁,何用更向寒汀索野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少年意气昂扬步入书房,短暂光阴虚度夸写得快。
到了中年收束心性遵循规矩,不再追求颜悦己,只为温饱度日。
晚年饱受忧虑困扰,无力抵挡世事纷扰。
写字并非我的专长,只剩十年读书的记忆留存。
有访客从析津而来,藏书丰富如玉藏于柜中。
他向我要字玩笑一番,让我略展技艺看他是否紧张。
长长的信纸洁白如雪,却比不上墙角鼠毫的锐利,现已磨损。
这里的大师众多,何必再去寒冷水边求取野鸭般的稀罕字迹。

注释

少年:年轻的时期。
振臂:挥动手臂表示决心。
誇拙速:夸赞自己写字速度快。
收敛:约束。
法度:规则。
颜仅为谷:不再追求表面的赞誉,只求温饱。
晚岁:晚年。
弱腕:无力的手腕。
逐:追逐,困扰。
作字:写字。
非所长:不是擅长的事。
空腔:空闲的时间。
析津头:地名,可能指访客的来处。
翰墨:书法和墨宝。
玉韫椟:比喻珍贵的藏书。
乞书:索要字迹。
戏我耳:开玩笑。
蹙:皱眉,紧张。
长笺:长信纸。
净练:洁白。
鼠芒:鼠毫。
嗟已秃:感叹已经磨损。
此邦:这里。
椽笔:大师级的笔。
广文翁:学识渊博的人。
寒汀:寒冷的水边。
野鹜:罕见的字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作品,题为《赵提举求作字余辞以不能工仍作诗谢之》。诗中,诗人以自述的方式,描绘了自己书法技艺的成长和变化。年轻时,他豪情满怀,写字迅速但技巧不精,自嘲为“拙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需要收敛,不再追求速度,而是追求书法的规矩和法度,将自己比作颜真卿那样的楷模,专注于基础功底。

进入中年后,诗人面对生活的忧虑和困顿,手腕力量减弱,难以驾驭繁复的事务,书法也变得更为简单。他承认自己的专长并非书法,而是在于读书积累的知识。当朋友赵提举请求他写字时,他以自己技艺不佳为由婉言拒绝,并开玩笑说即使赠予,也只是如同藏在柜中的美玉未展其华。

最后,诗人以书法比喻自己的境况,表示自己的字迹虽不如洁白的素纸或雪,甚至笔尖已秃,但仍不愿像寒汀上的野鸭般被人随意索求。整首诗通过自我反思和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重和对自己技艺的清醒认识。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真谷赴邢州幕

嗟余仗节五寒暑,岂不欲归迷归路。

天涯获识我辈人,乃是三生林壑侣。

病身不死赖公药,僦屋无人因公户。

萧然一身水上萍,惟公为我北道主。

前晨除书到里门,虽为公喜惜公去。

明朝欲别更悽然,谁为我依有文度。

公身方健供时需,人生富贵在迟暮。

衣锦归来定何年,我帆已落吴松浦。

再见便作来生期,临分哽咽不得语。

形式: 古风

闻杨和卿在馆中读易不去手赠以诗

人人读医经,知尊黄与岐。

杨子读医经,乃以羲文周孔而为归。

易中有妙义,医中之奥与易相表里。

六十四卦字字是心法,八十一篇篇篇具易理。

神圣工巧莫向外边求,洁净精微只此本心是。

君观恒卦字之文,左心右日合而成。

心体湛然绝纤翳,日新又新常惺惺。

要之医经本自易经出,前圣作之后圣述。

子以医心会易心,三部九候中间有太极。

形式: 古风

假馆诗

江南遗老瀛边客,来时鬓斑今雪白。

几年坐困市井尘,五迁来到诗书宅。

中州典型尚未艾,故家文献宛如昔。

主人盛年兀老苍,古心不为名利役。

昼閒对客无俗谈,夜灯从容须挟册。

有疑必问问必中,讲学定知有源脉。

世人骛外如轮云,君心向道坚金石。

念我南冠久絷维,分我三间明月席。

绨袍厚德更高古,冬有纤纩夏有绤。

我衰拟作菟裘藏,感君推田城西陌。

今年不归明年复不归,病骨嵚?会当化为原上骼。

拟从诸君豫乞石一方,他年埋之冢前三四尺。

上书宋使姓某其名某,下书人是西州之西老逢掖。

平生著书苦不多,可传者见之春秋与周易。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寄洞霄道友清溪翁

汉家中郎年七十,霜鬓垂垂人不识。

冬深破屦踏层冰,暑到露头走赤日。

穷坚老壮本分事,百年未死为形役。

洞天九锁郁嵯峨,古来相传神仙宅。

我尝结茅天柱前,屐齿苍苔印行迹。

劫火洞然城郭非,清境不坏还如昔。

安期羡门我辈人,圆峤方壶一咫尺。

梦魂几度如相逢,别来已久知相忆。

愿分仙家九转丹,服之身轻生羽翼。

周游八表任去来,跳出阴阳寒暑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