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十八代西天记,祖祖相传无别智。
唐朝八定四空禅,有为不达真空位。
这首诗名为《證道歌》,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诗的内容主要围绕佛教的传承和修行理念展开。"二十八代西天记"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世代传承,从印度传至中国,历经二十八代高僧。"祖祖相传无别智"强调了佛法代代相传中智慧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唐朝八定四空禅"提到了唐朝时期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八定"可能指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准则,"四空"则可能指四圣谛,即苦、集、灭、道,是佛教的核心教义。"有为不达真空位"表达了有为法(世间一切现象)无法达到超越世俗、达到真空(即涅槃,佛教中最高的境界)的观点,强调了佛教追求解脱和超脱的修行目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佛教的传承与修行路径,体现了佛教对于智慧和解脱的追求。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求佛施功早晚成,一念无心道自明。
枯木寒灰渠自在,无功用智等空平。
大施门开无拥塞,何须远劫方修得。
只要无心直下休,一颗圆光非异色。
境静林閒独自游,端威无动体皆周。
元来不管他人事,任彼桥流水不流。
诸佛法身入我性,状似千灯含一镜。
重重无尽意重重,绝待灵明无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