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境静林閒独自游,端威无动体皆周。
元来不管他人事,任彼桥流水不流。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独自漫步在静谧的树林中,身心仿佛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威严和内在的平静。"端威无动体皆周"一句,表现了诗人的庄重气质,即使外界事物如桥下流水般变化流转,他也能保持内心的不动如山。"元来不管他人事,任彼桥流水不流"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不被外物所扰,自在随性的态度。整体上,这是一首禅意浓厚的诗,体现了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修行境界。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诸佛法身入我性,状似千灯含一镜。
重重无尽意重重,绝待灵明无可證。
龙象蹴踏润无边,腾云驾雾谒诸天。
帝释惊惶无处避,寻光烛理扣金仙。
三身四智体中圆,犹说三千及大千。
八万法门从此出,咄哉王子去求仙。
唤取机关木人问,触目菩提谁辨论。
亡僧可喻木人机,玄沙直指何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