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亭夜月

猗猗亭下竹,娥娥竹上月。

微风静兰路,水石相映发。

盈前婵娟子,秀色粲玉骨。

褰衣往从之,露泣苔侵袜。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茂盛的亭下竹林,明亮的竹梢月光。
微风吹过兰花小径,水石相互照耀生辉。
眼前是美丽的女子,容貌如玉,光彩照人。
我撩起衣裳跟随她,脚下青苔湿润,沾湿了我的袜子。

注释

猗猗:茂盛的样子。
亭下:亭子下方。
娥娥:明亮的样子。
兰路:兰花小径。
水石:水边的石头。
映发:互相照耀。
婵娟子:美丽的女子。
秀色:美好的容貌。
粲玉骨:像玉一样洁白。
褰衣:撩起衣裳。
露泣:泪水如露珠般滑落。
苔侵袜:青苔浸湿了袜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猗猗亭下竹,娥娥竹上月"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竹子的轻柔与月光的洁净并置,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微风静兰路,水石相映发"四字写出了夜晚的宁静和自然景物间的和谐共生,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盈前婵娟子,秀色粲玉骨"一句,则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的容貌如同满月般圆润,肌肤犹如精致的玉器般细腻,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对女性美的独特审美。

"褰衣往从之,露泣苔侵袜"一句,则透露出诗人与这位女子相遇时的场景。诗人似乎在暗示着某种情感的交流或是深刻的情感体验,而"露泣"则增添了一份哀婉。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自然和人物美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淡远而又不失柔情的意境。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触,将一个静谧而充满美感的夜晚场景呈现给读者,使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盛暑谒刘公达

伏金避老火,遁日乾商霖。

天地岂不宽,八荒一釜鬵。

此身冱寒乡,骨冷势陆沉。

忽疑同然灰,终得空汗襟。

闻有不热符,莫致癸与壬。

平生习云水,两足便幽寻。

佩绅接轸处,念往汗益浸。

乃独款公关,热行犯诃吟。

忘公鼎轴家,谓是缁帷林。

有风静险躁,无愠烦鸣琴。

置我弟子间,岂不容鲁参。

公如天下雨,焦卷听雷音。

謦欬走旱魃,噫欠停流金。

胸中三绝编,宁独自洗心。

坐使人意消,烦促变清深。

南山当朝隮,暂卷乃至今。

万物抱暍意,油然徯层阴。

形式: 古风

累蒙周开祖使君贬示佳章才拙思荒愧不能报谨勉次韵一萹少叙敬避老匠之意

居士称陆莲,香山本流亚。

舌端元和风,吹倒两鲍谢。

游戏笔砚间,盘礴湖山下。

过眼尽诗材,有欲天必借。

句源发肝膈,输泻每不暇。

欬唾生江河,奔放那可坝。

我诗沮洳尔,欲过不足跨。

数烦见波澜,意作蹄涔嚇。

平生望洋眼,痴胆不知怕。

亦识明月珠,相投况非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阇黎从上人予往年香火院学徒也去之天竺益求其师之说归为邑人言之予自江东归见于昭庆寺喜其进学不已为作此诗

世外忘家子,归来谁与游。

烧香如意夜,茹菊钵盂秋。

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

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隋堤写怀寄上右丞

前年买符入函谷,归来柴车仍露宿。

似闻石室陈图书,敢累山公为题目。

苍梧祗觉波浪高,尺泽那知鳞尾秃。

已将倦翮谢风云,便拟閒身寄松竹。

何庸复来良自嗤,聊当尔耳谁能卜。

生长寒乡非挟炭,老去刚肠徒仰屋。

此日可惜那敢轻,流年已徂无计逐。

淮山可人长好色,随潮入落裁瞬息。

隋堤官柳今许长,前年雪里曾相识。

尚有寒蜩抱残叶,晚风凄瑟真相逼。

斜阳更在柁楼明,孤烟已转榆湾黑。

浊流奔猛似欺人,前去高桅万牛力。

但令寸进殊不恶,行或止之那可测。

朝廷无阶亦何往,想见夔龙在君侧。

取士端须拔十五,除吏何妨论八百。

为郎二世疑有命,自著一生能几屐。

定知此意不在多,久从笔研安能掷。

太常掌故本下才,未怪间关难射策。

仲翁陆陆元先售,却令小苑东门后。

人生有志将毋同,异时善舞输长袖。

此去谁家借蹇驴,偪仄终看饭山瘦。

平生读书过百纸,本是烟波钓徒尔。

笔床茶灶轻鼎钟,雨笠烟蓑傲朱紫。

如今却著从事衫,犹喜无材堪鼓吏。

自从束带对小儿,久妨痛饮追名士。

会须出处今勇决,进仍不合当休矣。

试来乞公五十犗,投竿往觅任公子。

岂特区区守鲋鲵,更与侯生向温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