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和陈参军送客未还闺中有望》。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送别友人后,独自在家中的思念之情。
首句“别虽无百里”,点明了丈夫与友人的离别虽然距离不远,但情感却如同相隔三秋一般深长。接着,“情亦似三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厚与绵长,仿佛时间被拉长,情感被放大。
“薰香虚侍寝,看月怯登楼。”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不安。薰香空置,暗示她失去了与丈夫共度时光的温馨;看月时却害怕登楼,可能是因为夜晚的寂静更加强烈地突出了她的孤独感。
“心慵朝镜掩,望切晚妆留。”这两句继续描绘女子的内心状态。早晨她懒得照镜子,或许是因为不愿面对自己的孤寂;而到了晚上,她又留恋着晚妆,可能是为了等待丈夫的归来,即使明知希望渺茫。
最后,“知君南浦泪,不独送人流。”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理解与同情。她知道丈夫在南浦送别友人时流下的泪水,不仅仅是为友人离别的悲伤,也包含了对她的思念与不舍。这句诗巧妙地将女子的情感与丈夫的情感联系起来,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古代女性在丈夫离家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