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月色》由元末明初诗人徐舫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光洒落人间的静谧与美好。
首联“误踏瑶阶一片霜,侵鞋不湿映衣凉”,诗人以“瑶阶”比喻月光下的地面,仿佛铺满了霜雪,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月光虽冷,却未使鞋子沾湿,反而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照来云母屏无迹,穿入水晶帘有光”,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纯净与透明。云母屏上,月光如影随形,却无任何痕迹留下;穿过水晶帘,月光不仅照亮了帘内,还带有一丝独特的光芒,展现出月光的独特魅力。
颈联“雪影半窗能共白,梅花千树只多香”,将月光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月光下的雪影与窗户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洁白的世界;而远处的梅花在月光的照耀下,香气更加浓郁,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诗意。
尾联“故人疑似见颜面,残夜分明在屋梁”,诗人借月光勾勒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情境。在月光的照耀下,似乎能够见到久违的故人的面容,而月光也如同一位守夜的使者,清晰地停留在屋梁之上,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深邃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