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惯呼风月入毫端,人作神仙以上看。
天赋此清梅亦逊,地因所寓稿随刊。
符分半刺于今易,诗得全名自古难。
洗去淫哇追大雅,能于文海障狂澜。
这首诗名为《寄翁石龟》,作者是宋代诗人潘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风月艺术的独特见解和个人追求。首句“惯呼风月入毫端”描绘了诗人将自然之美融入笔墨之间,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才华。次句“人作神仙以上看”则暗示诗人以超越常人的视角审视人生,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诗人接着称赞梅花的清雅,认为即使是天赋异禀的梅花,在其面前也略逊一筹,暗指自己的诗才出众。“地因所寓稿随刊”表达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认为其才华如同大地孕育万物,佳作自然涌现。
“符分半刺于今易,诗得全名自古难”这两句强调了创作诗歌的不易,即使技艺精湛,要在文学史上留下全名实属不易。最后两句,“洗去淫哇追大雅,能于文海障狂澜”,诗人倡导摒弃低俗,追求高雅的文学风格,以自己的诗才在文学的海洋中稳住狂澜,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文学追求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潘玙作为宋代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他对于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和高尚追求。
不详
可惜重阳已过期,黄花无数绕山篱。
政缘懒作趋时态,多少幽香人不知。
谁剪苍龙髯,种之水边石。
不与草争春,四时挺幽碧。
余心具静观,而爱此正色。
一朝移香根,古瓷手亲植。
疏之以泠风,沐之以甘泽。
得此伴闲身,凡花何足惜。
呼童汛净室,寘彼芝兰侧。
如参物外人,利名念俱释。
如亲诗中仙,冷澹趣相得。
人物本一体,清浊霄壤隔。
物以类而聚,人于交贵择。
人为物之灵,讵可乏真识。
十年学道客长安,鍊得丹成返故山。
剩带锦囊诗料去,肯嫌黄叶路程寒。
梅边月照人千里,竹下云封屋两间。
此后旦评声价重,不将旧日阿蒙看。
曾同山友过江湄,何处清游晚未归。
沽酒□羊来好语,开笼放鹤在何时。
云方卷叶收春雨,柳未吹花点客衣。
京洛相逢宜少驻,东风杖屦好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