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三首(其二)

秋色自来去,终古不知愁。

江村今夜明月,肯为酒人留。

但扫苍苔黄叶,准备沧波一苇,左右挈洪浮。

唤起守门鹤,来戏玉头山。陈遵死,徐孺病,阿平游。

更堪西笑,长安汩没海中鸥。

屈指卅年狂客,剩此薜衣松衲,点缀鉴湖秋。

钟磬夜深寂,吹笛下寒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村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先,“秋色自来去,终古不知愁”,诗人以自然之物的无常变化,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秋色虽美,却也终将逝去,如同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江村今夜明月,肯为酒人留”一句,借明月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渴望,希望这美好的夜晚能长久停留,陪伴饮酒之人。

“但扫苍苔黄叶,准备沧波一苇,左右挈洪浮”描绘了诗人清扫落叶,准备乘一叶扁舟,在江面上自由漂泊的情景,既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隐含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唤起“守门鹤,来戏玉头山”,则通过鹤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江村的宁静与生机。

“陈遵死,徐孺病,阿平游”三句,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之意。“更堪西笑,长安汩没海中鸥”一句,以长安的繁华与海鸥的自由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屈指卅年狂客,剩此薜衣松衲,点缀鉴湖秋”回顾了诗人自己三十年来的经历,以“狂客”自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反思,同时强调了在自然中的自我寄托。“钟磬夜深寂,吹笛下寒流”则以深夜的寂静与寒流中的笛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归宿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三首(其三)

谁摘碧天色。点人小龙团。

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

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

采采筠笼去,还道黛螺奁。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

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

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

想见蓬壶境,清绕御炉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龙吟二首(其一)

百年如此今宵,倩谁力挽银河住。

长空一白,万声都噤,截天风雨。

斗大蟾宫,鱼龙翻动,波涛秋怒。

恁奔雷战夕,痴云遏晓,看长剑,青虹吐。

惨黯初鸿征路,问天涯弄珠何处。

人间一霎,排风吹浪,广寒知否。

可惜江山,不曾照出,悲欢离聚。

只葫芦、尊酒苍茫独夜,唤冰夷舞。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二首(其二)

是谁搅散杨花,教伊故泥春消息。

一番做雨,一番催霁,陡经寒食。

试扇心情,烧香庭院,宜眠时节。

更嫣红落后,清阴如许,便怎地,销魂得。

任是江郎华发,且将伊、恣情怜惜。

年年芳草,天涯绿遍,东风无迹。

满树啼鹃,尽情恼乱,个人离别。

只斜阳、袅尽游丝,似写我,愁肠结。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潇湘忆故人

梁王台上,有西风倦旅,弹铗衔杯。一日几徘徊。

恁侠客侯朱,狎客邹枚。

千秋巷陌,问斜阳、一例蒿莱。

只人说、寒林归燕,信陵门下飞来。

应还忆,沧海畔,正西凫、故山猿鸟争猜。

秋色更番催。又菊散霜疏,枫绽烟开。

纱巾漉酒,唤双鬟、卖褥安排。

风云感、干人甚事,橛船满载菱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