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忆故人

梁王台上,有西风倦旅,弹铗衔杯。一日几徘徊。

恁侠客侯朱,狎客邹枚。

千秋巷陌,问斜阳、一例蒿莱。

只人说、寒林归燕,信陵门下飞来。

应还忆,沧海畔,正西凫、故山猿鸟争猜。

秋色更番催。又菊散霜疏,枫绽烟开。

纱巾漉酒,唤双鬟、卖褥安排。

风云感、干人甚事,橛船满载菱回。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名为《潇湘忆故人》。诗中描绘了梁王台上的景象,西风萧瑟,倦旅弹铗饮酒,似乎在怀念过去的日子。一日之中,侠客与侯朱、邹枚等人物在台前徘徊,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诗中提到的“千秋巷陌”和“斜阳一例蒿莱”,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诗人通过“寒林归燕”、“信陵门下飞来”的描述,勾勒出一幅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接着,诗中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沧海畔,正西凫、故山猿鸟争猜”,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海边的风光,以及山间猿鸟的活跃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中又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色更番催。又菊散霜疏,枫绽烟开”。菊花在霜中绽放,枫叶在烟雾中显露出红艳的颜色,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也寓意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

最后,诗人通过“纱巾漉酒,唤双鬟、卖褥安排”这样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风云感、干人甚事,橛船满载菱回”则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和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四首(其一)

翠云缺处,有花光红沁。青玉重门锁芳讯。

更经坛、日静药径烟深,流水里、依约棋声人影。

瀛洲携俊侣,暂探仙源,多恐秦人笑相问。

酒后俯危栏,香絮濛濛,蓦云外、玉笙吹醒。

恁窣地、东风妒缃桃,又添得人间,素尘一寸。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四首(其二)

湖光千尺,接翠楼天半。杨柳疏疏映窗扇。

蓦回栏、低亚钗影才分,刚省识、花里卷帘人面。

横塘曾几过,道是无情,怎得含娇递饧眼。

浅笑不禁痴,略要回身,又压臂、羞抬双钏。

镇罗袖、长垂几生修,羡一抹疏红,夕阳珊槛。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四首(其三)

春来踪迹,正殢花慵酒。客里闲情恁拖逗。

记黄昏、门巷三月初三,刚恰似、杨柳藏鸦时候。

销魂谁见得。背解罗襦,烛影金钗鬓边溜。

人定翠帱香,小枕单衫,偏称得、个侬消瘦。

听帘外、东风又三更,愿人共梨花,一春厮守。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四首(其四)

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

金尊停几日。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

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