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穷秋朔风起,沧海愁阴涨。
虏骑掠河南,汉兵屯灞上。
羽书惊沙漠,刁斗喧亭障。
关塞何苍茫,遥烽递相望。
弱龄负奇节,侠客多招访。
投笔弃繻生,提戈逐飞将。
拔剑照霜白,怒发冲冠壮。
会立万里功,视君封侯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英雄气概并存的画面。开篇便以"穷秋朔风起,沧海愁阴涨"设置了一个萧瑟荒凉的秋天景象,同时也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做出了铺垫。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写照。
紧接着,"虏骑掠河南,汉兵屯灞上"直接切入了战乱的场景。"虏骑"指的是北方民族的骑兵,而"汉兵"则代表了中原王朝的军队。这两句诗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和紧张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了边疆地区的动荡不安。
诗人通过"羽书惊沙漠,刁斗喧亭障"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的混乱与危急。"羽书"是古代用于军中传递紧急消息的文书,而"刁斗"则是一种战争时期使用的武器。这里可以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惊恐和紧迫。
接下来的"关塞何苍茫,遥烽递相望"则描绘了边塞的辽阔与守军之间的信号传递。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士兵们孤独心境的一种抒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弱龄负奇节,侠客多招访"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向往。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年轻有为的人物能够承担起重要的责任,而这种英勇之举也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随后的"投笔弃繻生,提戈逐飞将"则直接展示了诗人本身的决心和行动。"投笔"意味着放下文人墨客的生活,而"提戈"则是武士出征的象征。这表明诗人不再满足于书斋之中,转而选择了拿起武器追随将军。
最后,"拔剑照霜白,怒发冲冠壮。会立万里功,视君封侯相"则是对英雄壮举的颂扬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诗人以拔剑的勇猛、怒发的英姿,以及希望能够建立不朽战功并得到封侯的荣誉,来表达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对英雄人物的颂扬,以及个人抱负的宣泄,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勇气和忠诚的深切情感。在唐代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种主题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歌颂,也是对整个时代精神的一种映照。
不详
知疑奸叟谤,闲与情人话。
犹是别时灯,不眠同此夜。
寒灯扬晓焰,重屋惊春雨。
应想远行人,路逢泥泞阻。
灯光照虚屋,雨影悬空壁。
一向檐下声,远来愁处滴。
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
赖有残灯喻,相传昏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