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

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

念君轻世乱,匹马向王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都城的场景,通过对宗庙、黄屋、正殿等元素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代宫廷的威严与辉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乱世之中君臣关系的一种淡泊和超脱。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这里通过“闻道”二字,传递了一种消息的传来,即宫阙的收回,象征着中央政权的稳固与恢复。而“鸣銮自陕归”则具体描绘了官员班师回朝的情景,铃鼓之声,显示出一种仪式化的庄重。

“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诗人以宏大的视角观察整个都城,聚焦于皇宫中的黄屋和正殿,这些都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黄屋指代皇帝的居所,而正殿则是举行重要朝会的地方。“引朱衣”更增添了一层隆重与神圣的气氛。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这里诗人转向自然景象,剑门之外春色渐浓,但远处的春光却被山峦阻隔,使得春意不及。同时,“巴西敕使稀”则暗示了边疆地区官员的稀少和边陲的荒凉。

“念君轻世乱,匹马向王畿。”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于君主的思念之情。在动荡的世道中,君臣关系变得微妙,而“匹马向王畿”则象征着诗人对君主的一份忠诚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以及对君臣之情的深切体会。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忆幼子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

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

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忆弟二首(其一)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

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

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弟二首(其二)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忆郑南玭

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

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

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

万里沧浪外,龙蛇只自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