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暮声杂初雁,夜色涵早秋。
独见海中月,照君池上楼。
山云拂高栋,天汉入云流。
不惜朝光满,其如千里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题陆山人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自登高望远、胸怀壮志的情感。
开篇“暮声杂初雁,夜色涵早秋。”两句,以雁声和夜色的交织,烘托出一幅深秋静谧的画面。雁声代表着季节的变迁,而夜色则透露出秋意渐浓。
“独见海中月,照君池上楼。”诗人独自赏月,月光如水涌动,映照着池中的楼阁,这里的“独”字表明了诗人的孤独和宁静,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境界。
“山云拂高栋,天汉入云流。”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高耸的楼阁被飘逸的山云所掩映,而星河(天汉)则仿佛从云间穿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感觉。
“不惜朝光满,其如千里游。”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待机遇和壮志未酬的渴望。尽管早晨的阳光灿烂,但他并不珍惜这短暂的时光,因为心中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梦想,如同千里之行一样,不畏艰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胸怀大志、不满足于现状的心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不详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
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
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
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雁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
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月午篱南道,前村半隐林。
田翁独归处,荞麦露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