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古二十九首(其十七)

战地三尺骨,将军一身贵。

自古若吊冤,落花少于泪。

形式: 古风

翻译

战场上散落着三尺白骨,将军的威严与地位无比崇高。
自古以来,如果要抚慰冤魂,落下的泪水比凋零的花瓣还要少。

注释

战地:战场。
三尺骨:散落的骨头,象征战争的残酷。
将军:指有权势的军事领袖。
一身贵:形容将军的地位尊贵。
自古:从古至今。
若:如果。
吊冤:安抚冤魂,对死者表示哀悼。
落花:凋谢的花朵,常用来比喻哀愁或逝去的事物。
少于泪:比落花更稀少,形容抚慰冤魂的悲伤难以言表。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战争诗句,通过对比战场上的无数白骨与将军个人荣耀之间的巨大反差,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中生命宝贵性与英雄孤独感的深刻体会。"战地三尺骨"描绘出战乱后残酷的景象,而"将军一身贵"则突显了将领在这场混乱中的崇高地位和孤立无援。

"自古若吊冤,落花少于泪"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不平之事的深切同情,以及对逝去生命所留下的哀伤。这里的"吊冤"指的是为死者鸣不平,寻求公正,而"落花少于泪"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心境,仿佛连自然界中春天的花瓣都比不上他眼中的泪水。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死者与生者的强烈对比,传递出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个人的无力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兵们在战乱中所承受的巨大苦难。

收录诗词(176)

陈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号:三教布衣
  •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约公元812—约885年

相关古诗词

续古二十九首(其十八)

楚国千里旱,土龙日已多。

九谷竟枯死,好云闲嵯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续古二十九首(其十九)

汉家三殿色,恩泽若飘风。

今日黄金屋,明朝长信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续古二十九首(其二十)

南园杏花发,北渚梅花落。

吴女妒西施,容华日消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续古二十九首(其二十一)

山鸡理毛羽,自言胜乌鸢。

一朝逢鸑鷟,羞死南海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