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内新凿小池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窗帘之下开凿了一个小池子,水面满满当当积累着清水。
池底铺满了白沙,四周用青石砌成。
不要说它不深广,只要能让人感到幽静舒适即可。
早晨微雨中波光粼粼,夜晚月明时澄清如镜。
虽然也有大江之水,波浪滔天,白茫茫一片。
但不如这床席之间的池水,方圆一丈,深仅盈尺。
清澈浅显可以亲近玩赏,心绪纷乱时用来漱口洗涤。
最喜爱清晨和傍晚时分,那一片如秋天碧空般的宁静之美。

注释

帘下:窗帘之下。
盈盈:形容水满的样子。
中底:池底。
四隅:四周。
甃:砌,筑成。
适:舒适。
泛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泓澄:水深而清澈。
大江:广阔的江河。
连天白:形容水波连天,白茫茫一片。
狎弄:亲近玩赏。
昏烦:心情纷乱,烦闷。
晓暝:清晨和傍晚。
一片秋天碧:形容秋天天空的碧蓝颜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宁静雅致的园林风光,通过对小池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池景观,小池中的水清澈见底,中间铺着细腻的白沙,而四周则用青石镶嵌,营造出一片宁静的水域小世界。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诗人提倡,不在于池塘的大小,而是追求那份隐逸之乐。在细雨绵绵的清晨和明月高悬的夜晚,小池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象。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 诗人并非不知世界上的壮阔与辽远,但他更欣赏这小池所带来的宁静与安详。即便是大江奔腾,其壮观也抵不上这小池之幽雅。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喜悦和满足。在清晨或黄昏,当外界的喧嚣渐渐平息,他更能享受这池塘带来的清凉与心灵的洗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对小池所蕴含的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官俸初罢亲故见忧以诗谕之

七年为少傅,品高俸不薄。

乘轩已多惭,况是一病鹤。

又及悬车岁,筋力转衰弱。

岂以贫是忧,尚为名所缚。

今春始病免,缨组初摆落。

蜩甲有何知,云心无所著。

囷中残旧谷,可备岁饥恶。

园中多新蔬,未至食藜藿。

不求安师卜,不问陈生药。

但对丘中琴,时开池上酌。

信风舟不系,掉尾鱼方乐。

亲友不我知,而忧我寂寞。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府西亭纳凉归

避暑府西亭,晚归有闲思。

夏浅蝉未多,绿槐阴满地。

带宽衫解领,马稳人拢辔。

面上有凉风,眼前无俗事。

路经府门过,落日照官次。

牵联缧绁囚,奔走尘埃吏。

低眉悄不语,谁复知兹意。

忆得五年前,晚衙时气味。

形式: 古风

府酒五绝.变法

自惭到府来周岁,惠爱威棱一事无。

唯是改张官酒法,渐从浊水作醍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废琴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