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宪副湖山一览诗后

陈君读书号博识,鞭笞诸子嚼群籍。

残铜败铁投洪垆,瞬息化作黄金汁。

番阳春深湖水浑,忆昔圣祖西来巡。

龙争虎斗白日瞑,我师一鼓彼师奔。

四郊阴翳转开霁,上清下旷见天地。

日月双辉开大明,赫赫皇图传万世。

陈君曾上庐山巅,俯视湖水怀当年。

圣祖神游去已远,攀龙为赋乌号篇。

平生崛奇降不下,山名水字费模写。

铺张圣德与神功,欲继商书与周雅。

词坛自古多旁蹊,毛颖有传闻昌黎。

此诗请刻庐山石,圣祖勋业天地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诗《题陈宪副湖山一览诗后》以赞颂陈君的博学和文采为主线,通过描绘陈君读书的勤奋形象,比喻其知识如熔炉炼金,迅速转化为智慧。接着回忆了圣祖(可能指明成祖朱棣)的巡游,以龙虎争斗的生动画面象征当时历史的风云变幻,而陈君的老师在此时表现出卓越才能。

诗中提到庐山春色与湖水,陈君登顶怀想往昔,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诗人还赞美陈君的才情超群,试图以诗篇记录和传承圣祖的丰功伟绩,使之如同商书周雅般流传后世。最后,诗人指出文学领域虽然旁支众多,但陈君的诗作堪比毛颖(毛笔)和韩愈(昌黎),希望将其诗刻于庐山石上,以彰显圣祖的功业与天地同辉。

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生动,既展现了陈君的学识,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412)

周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竹鹤山人画

竹鹤山人有奇癖,诗家声趣画家迹。

神营意造入微茫,妙处想人应未识。

此图是写玄冬图,溪山寂莫云模糊。

玉皇宴罢群仙舞,脚底踏翻白玉壶。

壶中琼浆化为水,柳絮梨花黏不起。

地面平铺三尺深,何处去寻东郭履。

林皋高士布衣单,十日不出柴门关。

蒙头高卧僵欲死,不肯投刺向人间。

炰鲜饮醇世情鄙,一谈清操辄不喜。

竹鹤山人非画师,独于象外得其理。

形式: 古风

赤龙歌

赤龙搅海海水浑,巨鳞细鳞乱纷纷。

大风播荡几寒暑,馀腥犹自满江濆。

上帝闻之发震怒,不使淫威遍下土。

飞符直取赤龙归,投彼遐荒畀豺虎。

春云布满东南隅,疏疏密密雨声徐。

桑麻蔽野鸡犬静,遥闻击壤歌唐虞。

形式: 古风

万竿烟雨图为广德葛清修赋

葛生家世居桐川,开园种竹临平田。

时时酒后发豪兴,凉风疏月落诗篇。

今年见我容台署,手执纨素三尺许。

上有潇湘竹万竿,一半模糊带烟雨。

初疑南国荆山寒,卞和入楚犹未还。

至宝一时收不尽,遗此满地青琅玕。

又疑西土瑶台夕,秦女吹箫还似昔。

凤凰不肯傍人飞,参差乱展云间翼。

画竹何如种竹真,与可去后谁传神。

偶披图画识高赏,飒飒寒气生衣巾。

皇都六月日如灼,金铁欲流石欲铄。

愿言与子归桐川,同向竹林置双脚。

形式: 古风

画鲤歌为吴都事赋

冰解水柔三月节,万顷桃花泛红雪。

东风不动昼冥冥,雷雨交飞电蛇掣。

中有文鲤作龙姿,金鳞六六含光辉。

十载沙泥困头角,此时直向龙门飞。

龙门西望如削壁,浪珠溅沫苔花湿。

天池更在龙门颠,万仞一跃才咫尺。

昔年湖海匹凡鳞,而今化作真龙身。

上天下地倒洪澍,万物枯槁皆回春。

吴君此画千金价,画笔虽真亦是假。

君家双璧照清波,乃是天池化龙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