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归汉图一首

苏武不辱汉廷节,生辞匈奴归北阙。

胡服椎髻李将军,反袂悲号与武别。

阴山茫茫天将雪,北风吹旗旗欲裂。

金瓶酾酒具未设,胡儿解鞍沙上歇。

使者左骖黄金玦,紫骝白颠推奇骨。

山前牧羊原野阔,汉日正斜发未〗发。

从官挥涕不敢谒,掺袪欲究胸中说。

青海厄穷十九年,来时壮强今白发。

同行吏士半物故,韬中节旄尽落脱。

将军鸷忿不可夺,老母已诛族已灭。

心知罪恶上通天,甘死胡尘同断蘖。

功名逆顺虽不类,胡汉死生从此决。

夙昔遗芳在图史,追想山川一骚屑。

巧工寓意在恍惚,墨妙笔精世称绝。

唯有千秋不断情,至今亭亭陇头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苏武归汉图一首》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描绘了苏武归汉的历史场景,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诗开篇即以“苏武不辱汉廷节”点明主题,赞扬了苏武坚守气节、忠诚于国家的精神。接着通过“生辞匈奴归北阙”、“胡服椎髻李将军”等描绘,展现了苏武离开匈奴、回归汉朝的壮举,以及与李将军分别时的悲痛之情。随后,诗人以“阴山茫茫天将雪”、“北风吹旗旗欲裂”等景象,渲染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同时通过“金瓶酾酒具未设”、“使者左骖黄金玦”等细节,展现了送行的庄重与隆重。

诗中“山前牧羊原野阔,汉日正斜发未发”描绘了苏武归途中的景色,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从官挥涕不敢谒,掺袪欲究胸中说”则通过从官们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苏武归汉事件的震撼力和影响力。

“青海厄穷十九年,来时壮强今白发”、“同行吏士半物故,韬中节旄尽落脱”等句,不仅表现了苏武长期在外的艰辛与孤独,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将军鸷忿不可夺,老母已诛族已灭”则揭示了苏武归汉背后更为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人性的挣扎。

最后,“心知罪恶上通天,甘死胡尘同断蘖”表达了苏武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忠诚的坚定信念。“功名逆顺虽不类,胡汉死生从此决”则总结了苏武归汉的意义,预示了胡汉之间生死存亡的决断。“夙昔遗芳在图史,追想山川一骚屑”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尊重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巧工寓意在恍惚,墨妙笔精世称绝”赞美了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唯有千秋不断情,至今亭亭陇头月”则以月光永恒不变,象征着苏武精神的长存。

整首诗通过对苏武归汉这一历史事件的深情描绘,展现了忠诚、坚韧、牺牲等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人性的复杂以及艺术的永恒价值。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禅新阁

秋浦千万山,苍烟媚高木。

流髟落浦中,泓澄一川渌。

江南佳丽地,六代多遗躅。

不见石城人,空馀琼树曲。

长围山势壮,不驻如车毂。

道人敞重阁,却倚山阳麓。

西江泻轩外,雪浪高如屋。

未若秋浦佳,平铺绀文縠。

水中白石烂,汎汎如孤鹜。

天外九蕖蓉,突兀摇苍玉。

太白一杯酒,杜郎满头菊。

千载忽已空,白骨埋荒谷。

齐山皓发客,逍遥老松竹。

拿舟试一眺,时方秋气肃。

飘萧得胜意,远迩穷幽瞩。

行当乘月来,置榻山头宿。

形式: 古风

次韵酬余君见赠

老来无暗亦无明,寄息深山避世情。

夫子暗投珠玉惠,我身正似一毫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

馀景避世欢,栖迟在丘壑。

公子引车骑,相访南山崿。

长离舞员嵩,同为九皋鹤。

晚节虽殊途,彷佛当年乐。

间关幽鸟哢,凌乱馀花落。

春风岂有意,群生自回薄。

夙昔钦二妙,联函得佳作。

顾予非季子,何足闻古乐。

葩华玩洒藻,银钩窥雅博。

故知霄鸿意,不为尘埃铄。

吾蚤拙世用,投老更衰索。

惭无锦绣段,何由报金错。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齐山偶题三首(其一)

杜子风情春水波,至今诗句使人夸。

不知朽骨犹存否,山上年年黄菊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