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泽春关路迥,暮雨细霏霏。
带雾昏河浪,和尘重客衣。
望中迷去骑,愁里乱斜晖。
惆怅家山远,溟濛湿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泽春关途经时遭遇春雨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泽春关路迥”开篇即设定了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泽春关显得遥远而迷离。紧接着,“暮雨细霏霏”描绘出细腻的春雨气氛,为诗歌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
“带雾昏河浪,和尘重客衣”两句中,行者的视线被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河水与尘土相融,使得旅人的衣物也沉甸甸的。这不仅是对景象的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望中迷去骑,愁里乱斜晖”则转向行者对远方的眺望与思索。行者的视线所及之处,一切都显得迷离不清,而那迷茫中的骑士似乎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追求或是逃避。
最后两句“惆怅家山远,溟濛湿翠微”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家乡之山虽然遥远,但在行者的情感世界中,却显得格外清晰,那种湿润而幽静的绿意,是诗人心境的直接写照。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春雨、河流、尘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行者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一夜鸟飞鸣,关关彻五更。
似因归路隔,长使别魂惊。
未省愁雨暗,就中伤月明。
须知越吟客,欹枕不胜情。
旅夕那禁雨,梅天已思秋。
未明孤枕倦,相吊一灯愁。
有恋惭沧海,无机奈白头。
何人得浓睡,溪上钓鱼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