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兴宗秋怀

秋山赫赫明丹枫,秋天隐隐分玄鸿。

不知眼界阔多少,九华突兀撑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懒,谁能强勉追儿童。

读书既苦齿多豁,属文益觉心如蓬。

年来衰甚更龃龉,乘舟卖面皆遭风。

茫茫有类堕云海,踌躇四顾迷西东。

感君赋秋肯寄我,开缄反覆歌三终。

如痿忽起盲忽视,角力未易分雌雄。

寒乡冰雪正凝冱,暖回爱日何烘烘。

惊涛巨浸浩无际,安流利涉输艨艟。

荜门圭窦仅容膝,规模敢拟阿房宫。

生平未惯新斧凿,斲削便许从共工。

伟哉欧梅两黄鹄,逃名诗酒俱称翁。

余生顾后八十载,贤愚虽异襟期同。

知君尚友取前哲,言之聊复输丹衷。

何为规规事骚雅,乃欲索我章句中。

舂容大轴烂锦绣,令人一睹情融融。

清新妩丽似鲍谢,岂徒奥学称淹通。

人能平地覆一篑,不辍会致邱山崇。

披云俛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

去年江上识君处,凿冰初见阳冲冲。

分携不觉秋又晚,向来旱气方蕴隆。

君如镇西我淝水,我往无事还何功。

而君被檄试多士,考覈曲尽权衡公。

作诗恶用求好语,好语正自添诗穷。

有时嗣响姑趁韵,兹意祇欲安微躬。

争如闭门绝庆吊,著书远继吾家充。

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

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

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感慨与思索。开篇“秋山赫赫明丹枫,秋天隐隐分玄鸿。”通过对秋山秋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萧瑟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不知眼界阔多少,九华突兀撑晴空。”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山景时的心旷神怡之情。

“嗟予老病百事懒,谁能强勉追儿童。”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对青春年少时光的怀念和对于衰老无奈的情绪。紧接着,“读书既苦齿多豁,属文益觉心如蓬。”则表现了诗人阅读和创作中的辛劳与内心的忧虑。

“年来衰甚更龃龉,乘舟卖面皆遭风。”这里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悲哀之情。随后,“茫茫有类堕云海,踌躇四顾迷西东。”则是诗人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的无奈与困惑。

“感君赋秋肯寄我,开缄反覆歌三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寄托秋思的情怀。紧接着,“如痿忽起盲忽视,角力未易分雌雄。”则是通过比喻来表达诗人对于事物的辨别和选择的困难。

“寒乡冰雪正凝冱,暖回爱日何烘烘。”这里描绘了秋末冬初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紧接着,“惊涛巨浸浩无际,安流利涉输艨艟。”则是通过水势的对比来表达诗人面对生活和事业时的心境。

“荜门圭窦仅容膝,规模敢拟阿房宫。”这里借用古代豪华建筑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胸怀抱负。随后,“生平未惯新斧凿,斲削便许从共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和学习的态度。

“伟哉欧梅两黄鹄,逃名诗酒俱称翁。”这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来表达诗人对于生活与艺术的理解。紧接着,“余生顾后八十载,贤愚虽异襟期同。”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和智慧的思考。

“知君尚友取前哲,言之聊复输丹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前人的尊崇。随后,“何为规规事骚雅,乃欲索我章句中。”则是对于文艺创作和评价标准的质疑。

“舂容大轴烂锦绣,令人一睹情融融。”这里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喜悦。紧接着,“清新妩丽似鲍谢,岂徒奥学称淹通。”则是通过比较古代文人的风格来赞扬某种文学风貌。

“人能平地覆一篑,不辍会致邱山崇。”这里借用古代建筑来表达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随后,“披云俛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生聚散的感慨。

“去年江上识君处,凿冰初见阳冲冲。”这里回忆起与朋友相遇的情景。紧接着,“分携不觉秋又晚,向来旱气方蕴隆。”则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友情的珍惜。

“君如镇西我淝水, 我往无事还何功。”这里通过比喻来表达诗人对于朋友和自我的认识。随后,“而君被檄试多士,考覈曲尽权衡公。”则是对于朋友在仕途上的挑战与考验的关切。

“作诗恶用求好语,好语正自添诗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创作态度的反思。紧接着,“有时嗣响姑趁韵,兹意祇欲安微躬。”则是通过比喻来表达诗人对于艺术追求与内心平和的渴望。

“争如闭门绝庆吊,著书远继吾家充。”这里借用古代典故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随后,“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则是对于文人之间评价标准的质疑。

“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这里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里的学习场景。紧接着,“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则是表达了对生活节奏和自然声响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错综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多维度风景。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羹

衰年因羁旅,百念日萦绕。

蓍龟亦何知,忧来又将老。

出处稍不慎,远志成小草。

堂阴有孤芳,纷葩照人好。

谁将忘忧姿,撷芼等蘋藻。

充肠固甚慰,入鼎可堪扰。

糠籺贫者事,甚矣兄逐嫂。

异时餍粱肉,记此一羹饱。

形式: 古风

次韵毕少董游西湖

西湖春晚未全热,湖上山光互明灭。

往来冠盖竞骈阗,断续笙箫共伊咽。

我怜湖山山见怜,波间涌出佳人钿。

太真一去不复返,圆荷万点胭脂钱。

船头美眄珠的皪,不必洞房深处觅。

忽然相值更相呼,嫩蓝衫子山争碧。

肠断骚人一轴诗,细看烟柳想腰肢。

明年我亦西湖去,迟日光风二月时。

形式: 古风

次韵许志仁

我技类族庖,用刀常月更。

君才妙天下,游刃得我惊。

前年获相值,因忆吴中行。

一别忽两载,依然旧交情。

新诗璧夜光,厥价轻连城。

相思不可见,把玩我愿盈。

笔札擅南州,文章动西京。

行矣秋风高,更听宾鸿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张文伯喜雨

新诗句句堪流传,令人读之神凛然。

孟君已死不可见,如公笔力今无前。

天生百谷养万姓,暄润稍阙功难全。

江城秋旱望一溉,斯民穷极伊谁怜。

滂沱忽澍三尺雨,稿苗厌厌藨绵绵。

不知何以遽得此,有贤太守方承宣。

焚香默祷辞未绝,精诚已格高高天。

油云垂布若可揽,沾濡车盖初言旋。

西成指日多黍稌,颂歌未负赓丰年。

豚蹄盂酒谢神贶,鼓腹一笑非予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