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诗十一首(其四)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

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

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秋意一天比一天凄凉,秋空高远而寒冷。
树梢没有蝉鸣声,盘中也无苍蝇飞舞。
怎能不感慨时令变换,不愿再见到那些讨厌的事物。
清晨打开书卷静坐,南山的峻岭清晰可见。
山下清澈的水面,有冷冽的蛟龙可以垂钓。
可惜我不能前往,难道是因为我没有能力吗?

注释

恻恻:形容秋意凄凉。
凌凌:形容秋空高寒。
蜩:蝉。
蝇:苍蝇。
清晓:清晨。
棱:山峰。
澄湫:清澈。
罾:捕鱼的网。
惜哉:可惜啊。
岂谓:难道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秋意和作者的孤独感受。"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两句,恻恻、凌凌形容秋天的气氛和天空,都给人一种萧索、寂静之感,透露出秋季的肃杀与深远。

"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写出了自然界在秋天的沉寂,没有了夏日的生机,连小虫都不见踪迹。"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季节变化和生命消逝的感慨,耳目所接触到的都是让人感到悲凉的事物。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一句,诗人在清晨的时间里独自翻阅着书籍,窗外是南山的轮廓。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寂生活,更透露出他对知识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则写出了山下的清澈溪流中有蛟,可以用网捉之,这里的蛟既可以是自然景物的写实,也可能隐喻着诗人想要捕捉的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物,更有精神上的追求。

最后两句"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亲自前往溪流捉蛟的遗憾,同时也在坚称自己并非无能,只是在某些事情上受到限制。这样的情感抒发,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出他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有些许孤独的情怀。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秋怀诗十一首(其五)

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

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

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

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

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

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秋怀诗十一首(其六)

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

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

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

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

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秋怀诗十一首(其七)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

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

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

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

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

岂必求赢馀,所要石与甔。

形式: 古风 押[勘]韵

秋怀诗十一首(其八)

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

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

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

其言有感触,使我复悽酸。

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

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