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赣榆县诸王村三殿庙黄箓醮罢作

恣逍遥豁畅,乃容膝小金山。

用妙力加持,兴洪大醮,真圣临坛。

恩光遍施下界,救存亡、离苦列仙班。

明贯从容法体,宴居一味萧闲。

回还诱演幽深,将内外事都删。

聚五蕴清凉,天宁地静,撞破三关。

皇天助弘大道,度群生、万类不为难。

指日金书诏下,永辞俗海尘寰。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尽情享受自由自在,这里是小小金山,只够容纳膝盖。
运用奇妙的力量,举行盛大法会,真圣亲临主持。
恩泽普照世间,拯救危难,脱离苦海,位列仙班。
光明洒满,从容修行,日常生活充满宁静与悠闲。
深入引导修炼,摒弃内外杂念,达到心灵清凉。
天清地宁,突破重重障碍,直达内心深处。
上天助力,大道弘扬,众生度化,万物无难。
期待金书诏令降临,永远告别世俗尘埃。

注释

恣:尽情。
逍遥:自由自在。
豁畅:开阔舒畅。
容膝:仅能容纳膝盖的小空间。
妙力:神奇的力量。
洪大醮:大规模的宗教仪式。
真圣:真正的圣人。
恩光:慈悲的恩惠之光。
法体:修行者的身体或佛法。
萧闲:清闲宁静。
幽深:深远的内在世界。
三关:佛教中的精神障碍或境界。
群生:众生。
万类:万物。
金书诏下:神圣的诏令降临。
俗海尘寰:世俗的海洋和人间世界。

鉴赏

这首元代王处一所作的《木兰花慢·赣榆县诸王村三殿庙黄箓醮罢作》描绘了作者在虔诚举行道教仪式后的心境。"恣逍遥豁畅"表达了他对仪式结束后心灵的释放和自由,"乃容膝小金山"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用妙力加持,兴洪大醮"展现了他对道教法力的信仰和对宏大法会的投入。

"恩光遍施下界,救存亡、离苦列仙班"体现了道教济世度人的理念,以及作者希望众生脱离苦难的愿望。"明贯从容法体,宴居一味萧闲"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修行中的从容与淡泊。

"回还诱演幽深,将内外事都删"表达了对道家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追求,"聚五蕴清凉,天宁地静,撞破三关"则象征着精神上的净化和超越世俗。

最后,"皇天助弘大道,度群生、万类不为难"表达了对上天助力传播大道的信心,以及对普度众生的坚定信念。"指日金书诏下,永辞俗海尘寰"预示着作者期待着超脱尘世,进入更为清净的精神世界。

整首词通过描绘仪式后的内心体验和对道的理解,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宗教情怀和超然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95)

王处一(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士,一说号华阳子。从王重阳学道,修真于昆崳山烟霞洞。人称“跌脚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见。元世祖时赠玉阳体元广度真人

  • 字:玉阳
  • 号:全阳子
  • 籍贯:金宁海东牟(今山东乳山)
  • 生卒年:1142—1217

相关古诗词

归朝欢

四大圆光攒一簇。明月清风开慧目。

法身养就道根芽,仙童身执天花竹。会弹弦外曲。

本性莹若荆山玉。乐真欢、闲吟碧洞,闪出祥烟绿。

苦尽甘来天赐禄。日月交宫真反覆。

无中别有好家风,免投胎舍重捞漉。性灯常照烛。

应化太虚通纯熟。个灵明、包罗万象,出离生死辱。

形式: 词牌: 归朝欢

归朝欢

羽盖霓旌满空簇。暗合朝元真数目。

逍遥自在乐真欢,何须一派喧丝竹。洞仙歌雅曲。

佩环时响清韵玉。做奢华、琼浆玉醴,不让金杯绿。

宴罢高真重赐禄。从此灵明无盖覆。

回嗟尘世谩贪饕,皆将根本成波漉。不知昏性烛。

盖因那边光景熟。怎超升、复投幽暗,刬地遭凌辱。

形式: 词牌: 归朝欢

归朝欢

玉姹金婴围绕簇。玉蕊金莲清骨目。

金光笼罩玉鳞龙,玉泉浇灌金棱竹。玉锋鸣胜曲。

玉楼金殿金间玉。玉金交、玉炉金鼎,焰迸青黄缘。

玉饭金浆非世禄。玉兔金乌常往覆。

玉山玉海玉乾坤,玉人玉性无淋漉。玉蟾明匪烛。

玉乌蟠桃仙果熟。玉京丹、玉阳服了,不被诸仙辱。

形式: 词牌: 归朝欢

归朝欢

无限神光常围簇。瑞霭祥云盈满目。

青鸾赤凤舞仙宫。不投尘世栖凡竹。性珠明九曲。

静中炼金并炼玉。做生涯、坐观浮世,几度黄河绿。

天女天男天衣禄。仙语仙言仙禀覆。

谢天谢地谢神祗,免教玉性拖泥漉。圣真常照烛。

不亏功行丹渐熟。透晴空、太玄之外,无宠还无辱。

形式: 词牌: 归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