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
这个岂不是光明,一一闻见分明。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意思是每个人内心都拥有自性的光明,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蒙蔽,未能察觉。接着诗人提出疑问:"这个岂不是光明?一一闻见分明",质疑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和体验到了这内在的光明,是否能清晰地感知到生活的真理。
整首诗通过日常现象,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认知,强调内在智慧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去发掘和运用内心的光明。这种禅宗式的表达,富有启发性,让人思考如何摆脱外在的纷扰,洞察生活的真谛。
不详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迦叶三昧,阿难不知。闻名见面,剑去久矣。
拽杷拖犁较后先,杨岐鼻孔没半边。
木落千岩,秋空如洗。
向这里转得身去,可以移星换斗,转位回机。
百尺竿头,纤尘不立。
向这里进得一步,杀活纵擒,纵横自在。
须弥无顶,沧海无底。
寒则普天寒,热则普天热。
透出寒暑关,何曾离窠窟。
自古及今,灯灯相续。匝地普天,灯灯无间。
助发实相义,今朝正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