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翠岩联句

苍龙夭矫西山来,凿破明珠成碧岫。

何人架空起楼阁,地灵不敢藏馀秀。

锁窗云重衣巾润,梳木风清肌骨透。

客来一夜与僧谈,气觉浩然充宇宙。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翻译

苍龙腾跃从西山而来,如巨匠凿开明珠化作翠峰。
是谁在空中建造楼阁,地灵之气也不敢隐藏剩下的精华。
窗户紧闭,云雾重重,衣巾都被湿润,梳木间的风带来清冷,肌肤都感到通透。
有客人来访,一夜与僧人交谈,感觉气息宏大,充满天地之间。

注释

苍龙:比喻壮丽的山势。
夭矫:形容龙或山脉蜿蜒曲折。
明珠:比喻珍贵的矿石或宝石。
碧岫:青翠的山峰。
架空:凌空建造。
楼阁:高大的建筑物。
地灵:指风水好的地方。
馀秀:剩余的美景或优秀人才。
锁窗:关闭的窗户。
云重:云雾浓厚。
衣巾润:衣物被水汽打湿。
梳木风清:木头散发出的清新风。
气觉:感受到的气息。
浩然:广大无边的样子。
充宇宙:充满整个宇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翠岩的壮丽景象,以苍龙比喻山势的蜿蜒起伏,犹如腾空而来的巨龙。诗人赞美山石如明珠般璀璨,被自然之力凿破后化为碧绿的峰峦,显得更加秀美。接下来,他想象有人在山中建造楼阁,似乎要将天地间的灵气都收纳其中,使得整个环境更加灵动。

“锁窗云重衣巾润,梳木风清肌骨透”这两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窗户和轻拂的山风,展现了山中气候的宜人,仿佛连人的衣物和肌肤都能感受到这份清新。最后,诗人通过与僧人的深夜交谈,传达出一种浩然之气,这种气概充满天地之间,给人以精神上的升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美景的赞叹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洗礼,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收录诗词(14)

潘兴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濂溪

鳞鳞负郭田,渐次郊原口。

其中得清旷,贵结林泉友。

一溪东南来,潋滟翠波走。

清响动灵粹,寒光生户牖。

峨峨双剑峰,隐隐插牛斗。

疏云互明晦,岚翠相妍丑。

恍疑座中客,即是关中叟。

为歌紫芝曲,更击秦人缶。

窅然忘得丧,形骸与天偶。

君怀康济术,休光动林薮。

得非仁知乐,夙分已天有。

捉鼻固未免,安能混真守。

日暮车马徒,桥横莫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逍遥亭

作亭名逍遥,此理诚不虚。

宽于一天下,原宪惟桑枢。

况我卜清旷,风雨庇有馀。

方池容潋滟,小径足萦迂。

花木颇窈窕,松筠亦扶疏。

鸣蛙送鼓吹,好鸟来笙竽。

可琴亦可咏,可饮亦可娱。

盘虽无下箸,宾食亦有鱼。

恢论或申旦,隐几忘移晡。

困来展足眠,醉倒从人扶。

率尔但付畅,因烦而领无。

邺侯三万轴,方朔五车书。

弃置复弃置,任自相贤愚。

无妨吾逍遥,此乐诚何如。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丰狱剑飞云气尽,吴州仙去敢言轻。

形式:

句(其三)

拟将十幅绡,绘出云堂景。

形式: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