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攲枕狂歌击唾壶,直将轩冕等锱铢。
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一种放纵不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使用了“攲枕狂歌击唾壶”这样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无视世俗礼仪的生活状态。诗中的“轩冕等锱铢”则是用来比喻那些华丽却空洞的官职和荣誉,被诗人看作与金钱一样平常。
接着,诗人提到“醉乡岐路君知否”,这里的“醉乡”可能指代酒境或精神上的解放之地。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递出一种对现实社会规则的不满和逃避,以及寻求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最后,“不似人间足畏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即在这个精神解放之地,人们不再受限于世俗的束缚,没有必要畏惧那些社会常规。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与精神追求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态度。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凭江阁看飞鸿。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六朝文物草连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江上晚来堪画处,参差烟树五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