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其三)

攲枕狂歌击唾壶,直将轩冕等锱铢。

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我倚着枕头放声高歌,还用唾壶击节助兴,把官位爵禄看得像微不足道的细小东西。
你可知道,醉乡的道路才是我所向往的,不像人世间充满忧虑和艰难。

注释

攲枕:倚着枕头。
狂歌:放声高歌。
唾壶:古代饮酒时用来盛吐沫的器具,此处代指饮酒。
轩冕:指官位和车服,象征权势。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极小,这里形容官位爵禄微不足道。
醉乡:指沉醉于酒或理想中的世界。
岐路:比喻选择的路口,这里指人生道路。
人间:现实世界。
足畏涂:充满忧虑和艰难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一种放纵不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使用了“攲枕狂歌击唾壶”这样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无视世俗礼仪的生活状态。诗中的“轩冕等锱铢”则是用来比喻那些华丽却空洞的官职和荣誉,被诗人看作与金钱一样平常。

接着,诗人提到“醉乡岐路君知否”,这里的“醉乡”可能指代酒境或精神上的解放之地。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递出一种对现实社会规则的不满和逃避,以及寻求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最后,“不似人间足畏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即在这个精神解放之地,人们不再受限于世俗的束缚,没有必要畏惧那些社会常规。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与精神追求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态度。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其一)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凭江阁看飞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江上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江口

六朝文物草连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江上晚来堪画处,参差烟树五湖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