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难以抑制的离愁。"乡心不可问"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乡愁之情,乡土之情是如此沉重,以至于无法用语言去询问或表达。而"秋气又相逢"则是在特定的季节背景下,秋天的景色和气息让人倍感孤独与凄凉。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表明诗人正处在旅途之中,与家乡之间的距离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灵上的。每一步都增加了一份离别的哀伤。而"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云随着大雁的飞行而变化,露水凝结在草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些自然景象都让人感到一份凉意和孤寂。
最后两句"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诗人伸长了脖子向着远方望去,似乎能听到来自故乡方向传来的钟声。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渴望,更是心灵深处对家乡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旅行中的孤独感。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东阁一何静,莺声落日愁。
夔龙暂为别,昏旦思兼秋。
蕙草出篱外,花枝寄竹幽。
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日入林岛异,鹤鸣风草间。
孤帆泊枉渚,飞雨来前山。
客意念留滞,川途忽阻艰。
赤亭仍数里,夜待安流还。
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
松上挂瓢枝几变,石间洗耳水空流。
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
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
粉署花骢入,丹霄紫诰垂。
直庐惊漏近,赐被觉霜移。
汉主前瑶席,穰侯许凤池。
应怜后行雁,空羡上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