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宴兰溆,促奏丝萦管裂飞繁响。

似汉宫人去,夜深独语,胡沙凄哽。

对雁斜玫柱,琼琼弄月临秋影。

凤吹远,河汉去杳,天风飘冷。泛清商竟。

转铜壶敲漏,瑶床二八青娥,环佩再整。

菱歌四碧无声,变须臾、翠翳红暝。

叹梨园、今调绝音希,愁深未醒。

桂楫轻如翼,归霞时点清镜。

形式: 词牌: 还京乐

翻译

在兰溆中设宴,丝竹齐鸣,声音繁复如飞舞。
仿佛汉宫女子离去,深夜独自低语,沙漠中的悲凉令人哽咽。
面对斜倚的雁柱,月光下,她轻弹琵琶,映照着秋夜的影子。
远处传来凤笛声,银河消失在远方,天风吹来,带来寒冷。
清商乐曲渐行渐远,铜壶滴漏声响起,瑶床边,年轻的侍女整理玉佩。
菱歌寂静无声,瞬间变换,翠色转为红晕,夜色渐深。
感叹梨园的曲调已少,音乐罕见,愁绪深深,无法自拔。
划着轻盈如翼的桂舟,归途中,晚霞洒落,照亮清澈的镜子。

注释

兰溆:水边的优美之地。
丝萦管裂:丝竹乐器发出繁复响声。
汉宫人:代指宫廷女子。
胡沙:沙漠中的沙尘。
琼琼:形容美玉般明亮。
铜壶敲漏:古代计时器,铜壶滴漏。
青娥:年轻貌美的女子。
菱歌:采菱女所唱的歌。
桂楫:用桂木制成的船桨。
清镜:清澈如镜的水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中的音乐演奏和氛围。"宴兰溆,促奏丝萦管裂飞繁响"直译为在宴会中,乐师们急切地拉动弦索、吹奏管弦,使之断裂发出繁复的回声。这句话通过对音乐演奏速度和强度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热烈而紧张的情感氛围。

"似汉宫人去,夜深独语,胡沙凄哽"则是说宴会中的气氛令人联想到古代汉宫中的人们在深夜里独自低语,而这种声音又带有少数民族的悲凉情调。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对比和民族音乐的特点,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寂与苍凉之感。

接下来的"对雁斜玫柱,琼琊弄月临秋影"描绘的是宴会中的舞者手持玉制品饰,借着明亮的月光,在秋夜的阴影中起舞。这里通过玉石的洁白和月色的柔和,以及秋夜的静谧,展现了一个优雅而神秘的画面。

"凤吹远,河汉去杳,天风飘冷"则是说宴会中的乐曲如同凤凰的鸣叫,在广阔无垠的星空下,江河流向远方,而夜晚的风带着凉意。这几句通过对音乐、自然景观和气候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自在的情怀。

"泛清商竟。转铜壶敲漏,瑶床二八青娥,环佩再整"描述的是宴会中乐曲的演奏已经接近尾声,乐师们转动古铜制成的酒壶,敲击上面的计时器具,同时瑶台上的舞者重新调整着她们的装饰和首饰。这几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宴会即将结束前的忙碌与整洁。

"菱歌四碧无声,变须臾、翠翳红暝。叹梨园、今调绝音希,愁深未醒"则是说乐曲中的菱角琴声已经寂静,宴会的气氛在瞬间转换,红色的暮色中带着淡淡的忧郁。作者感慨于梨园旧地,如今音乐已经罕见,内心深处的愁绪尚未完全清醒。这几句通过对声音、光影和情感的描写,表达了一个时代变迁、物是人非的情景。

"桂楫轻如翼,归霞时点清镜"最后一句,则是在说宴会结束后,人们乘坐着轻巧如羽翼般的船只,在夕阳之下归去,而清澈的水面犹如明净的镜子。这句话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交通工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平静与纯洁的结尾。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辞藻,在情感上则贯穿着宴会生活中的热闹、孤寂、优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形式: 词牌: 夜合花

夜行船.赠赵梅壑

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

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

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

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行船.寓化度寺

鸦带斜阳归远树。无人听、数声钟暮。

日与愁长,心灰香断,月冷竹房扃户。

画扇青山吴苑路。傍怀袖、梦飞不去。

忆别西池,红绡盛泪,肠断粉莲啼路。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行船

逗晓阑干沾露水。归期杳、画檐鹊喜。

粉汗馀香,伤秋中酒,月落桂花影里。

屏曲巫山和梦倚。行云重、梦飞不起。

红叶中庭,绿尘斜□,应是宝筝慵理。

形式: 词牌: 夜行船